四川“一村一幼”计划实施现状调研及对策建议
《科研与教育改革》专题研究简介(四)
“一村一幼”计划是我省为民族自治地方农村学龄前儿童学习普通话、奠定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基础和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而实施的学前教育推进行动,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扶贫工程、民生工程和民族团结工程。自实施以来,“一村一幼”计划推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根基,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有效阻断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为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民族团结和小康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一村一幼”计划实施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村一幼”健康发展还有较大的资金缺口,办园条件有待改善,辅导员“教不好,留不住”问题严峻,保教质量亟待提升,办园规范还需加强。建议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推进 “一村一幼”计划提档升级,优化“一村一幼”园点布局结构,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营造“一村一幼”良好发展的环境。
(注:该专题研究报告刊发于《科研与教育改革》2019年第4期,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和民族教育研究所撰稿。四川各地教育科研机构如需全文参考,可联系省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所邮寄,电话:028-85876124)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