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解读文章
坚持与时俱进 突出职教特色 增强德育实效
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 郑惠坚 张伟
新修订的大纲在保留了原大纲基本框架体例基础上,吸纳继承原大纲理论上成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内容,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总结创新,更加突出了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特色,对增强中职德育工作实效、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纲领性指导作用。
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新要求,明确了中职德育新目标新任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职学生德育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文件,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新的顶层设计。这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大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从德育工作定位、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途径等方面对贯彻落实新精神新要求作出系统设计,是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在中职德育制度建设上具有基础地位和里程碑意义。
二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提出了解决德育新课题的新举措。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亟需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更充分地发挥调整教育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作用。如何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提高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质量,如何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如何在职业教育提升内涵质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是中职德育的新课题。新大纲在考虑大中小学德育统筹衔接的基础上,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提出了职业精神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实习、志愿服务、多方评价等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新举措新途径。
三是顺应中职学生身心新特点,提出了加强改进中职德育新举措。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的学生更早步入社会,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影响更为直接。调查表明,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积极向上,理想信念、道德养成表现较好。但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个别学生心理负担较重,法治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日常工作还有薄弱环节,从而为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新大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特别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强化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在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实施等各个环节都动员和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完善学校、家长与社会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推进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强化德育科研等完善实施保障,对于破解当前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贯彻落实新大纲是当前中职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 詹万生
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一是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德育工作的根本指针。大纲的修订,既保留了原大纲在工作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内容,同时又根据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作了必要的修改完善。在新形势下修订大纲,就是要全面、及时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青少年成长的新期待、对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对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新思考,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立德树人提供更具体的制度保障,为与时俱进推进中职德育工作改革创新提供更清晰的顶层设计,为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推进中职德育提供了基本规范、标准和依据。
二是要深入理解德育原则,整体把握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目标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取向,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价值追求。新大纲确定了中职学校德育总目标,同时把总目标分解为6项具体要求,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具体要求,做到了总分结合,以便贯彻落实,这是新大纲的一大特色。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规定的特定的教育内容。新大纲科学设置6个板块的德育内容,既全面系统,又突出重点,既符合德育内容的一般规定,又突出了职教特色。德育原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新大纲提出了5条原则,对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是要重视载体途径创新,强化德育评价和实施。德育途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路径或渠道,是实施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新大纲归纳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8大德育途径,涵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构建起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德育评价是对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作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新大纲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科学制定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学校要把学生品德的评定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指标,发挥品德评定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引导作用。重视并加强德育评价,有利于发挥德育对学校全面工作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新大纲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德育科研4个方面提出了德育实施具体要求,形成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德育工作实施机制,是推进中职德育改革创新的坚实保障和强大牵引。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为中职生“补钙”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蒋乃平
新大纲进一步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为中职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动力保证,为不断提高中职德育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给予了明确导向。
一是针对学生实际,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理想信念是人的灵魂,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全面发展的基石,是德育的核心要素。新大纲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在前言中提出中职德育要“紧密联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际”,在德育目标中要求中职学生“拥有梦想”,在具体要求中既强调“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又强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而且把理想信念教育列在德育内容即德育要素的首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列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首位。
二是结合职业生涯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是动态的社会现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认知的提升,德育要素也在不断丰富。职业生涯教育是引导学生从职业和社会的角度了解自我,了解并热爱所学专业以及对应行业,并以此调适个性来适应职业、适应社会的教育。新大纲针对中职学生实际,及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把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德育要素,既便于德育课发挥主渠道作用,又便于班主任开展工作,既便于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从不同角度开展德育工作,又便于在实习实训、校园文化中全面渗透,既能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又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切入点。
三是从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切入,强化社会理想教育。理想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三个层面。新大纲坚持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中职学生的理念,从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密切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切入,教育引导学生在关注自身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把“我的梦”与中国梦契合为一体,螺旋式上升到社会理想来为学生“补钙”,准确把握了理想信念教育与其他德育内容之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内在联系,能够显著增强社会理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达成中职德育目标,更好地发挥新大纲对中职德育的导航作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