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科学教育>技术教育>详细内容

技术教育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研活动顺利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07 17:44:4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与四川省教育厅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跨省市网络协同教研,2023年4月4月,川渝两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研活动顺利在线上召开。四川、重庆的通用技术教师共有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6a26c49d9fec41acbd34cd02c7538646.jpeg

 

活动由重庆市教科院通用技术教研员费敏、四川省教科院通用技术教研员李金洲共同主持。本次教研以课例展示与交流为主,采用通用技术全国年会的形式进行。

一、课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行单元深度学习》-材料的选择

51ac333be0c045bf82ffce76559af484.png

48d7f7f1028049f39c1c97b5fdc347e7.png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彭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交流:一是教学依据。基于课程标准、教科书、深度学习理论。二是教学设计。依据技术与设计1,根据依据,设立了大单元项目:校园流浪猫猫粮投喂装置。并且对涉及的课程内容、学习目标、评价,目标作了详细的分析。三是教学实施。通过走进情景、技术试验、技术体验、技术讨论、课堂小结等五个环节开展教学。四是教学反思。在实施中,做到了教学评一致。在活动中发生深度理解,进而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例:《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说课稿》

 

6e430447eb2345b8970e672bc150cac6.png

重庆庆市礼嘉中学校周懿婷,从下八个方面展开分享。一是说教材。本节选自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一课时。本节介绍了模型和原型的定义与作用,学生通过设计并画出设计草图,根据设计图选择材料和工艺制作出模型。二是说学情。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通用技术课程学习,已经对技术、设计和工艺有一定的了解。三是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原型与模型的区别与定义,学会分析模型与原型的区别,理解模型和原型在设计中的作用,这是对学生技术意识、工程思维的培养。四是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模型和原型在设计中的作用、制定设计方案并画出设计草图。难点是根据设计方案现场制作一个桥梁模型。五是说教学方法。本节课要用到讲授、演示、观察、合作探究等方法。六是教学内容及过程。创设情境 、知识点讲解、创设情境、分组实践、展示评价、总结延伸

三、课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

75eb67451e8941c4850819d35b53cce1.png

重庆市秀山县第一中学陈银波,从以下六个个方面展开阐述:一是教材分析。本节主要是把各种形式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上升到用一般定式进行描述,将复杂多样的技术问题变成有章可循的技术问题。二是学情分析。过对第一节 “了解控制”的学习后,初步有了控制系统的基本认识和了解,认识一些生活里简单的控制系统。三是教学目标。重点在于理解不同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执行器、控制量、被控对象和被控量。难点在于对不同控制系统各个环节(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的划分。四是教学过程。本节课一共有五个教学环节知识回顾、开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描述、案例分析和课堂总结。五是课堂注意事项。课堂中使用的教学套件为5V供电,但日常生活中的系统可能为高电压,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六是教学反思。

四、课例:《用智慧双手、创美好生活-评价、优化设计》

23ed39042278494f8d95c8fd2dc59508.png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姚瑞容,,从以下六个个方面展开阐述。一是教材分析。本章选自2019年地质版,《技术与设计1》第七章“设计的评价与交流”的第二节《评价、优化设计》。二是学情分析。学生能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逻辑思维;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得更深入;能按照完整过程去解决思维课题。三是教学方法。在项目交流环节中,小组展示作品,所有学生亲历评价的过程,选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小组自评、组外他评,并提取出评价中有用的信息,进一步优化设计。四是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设计过程中的影像资料、投屏助手、学生作品、导学案、项目活动表等。

五是教学过程。项目前情回顾、知识梳理、技术活动、项目设计交流、课堂小结。六是教学反思。

最后费敏、李金洲两位老师共同总结发言。通过网络开展跨区域的教研活动既落实相关文件,也是一次教研方式转型的试探。本次活动形式新颖,是通用技术学科首次跨省联合教研活动,各地教师积极在线上参与学习与讨论。内容上,四位教师贡献的课例各有所长,都突出了在新课标背景下通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特点,为川渝两地通用技术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后续川渝两地将继续加强交流与学习,共同推进新课标落地与课程健康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