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科所关于征集和评选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微课开发成果结果的公示
各市(州)教科所(院):
根据“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征集和评选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微课开发成果的通知”要求,各市(州)教科所(院)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共选送上报我所微课作品78件;教学设计、课件、论文共91篇;录像课25节。我所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了评审,评出微课作品:一等奖12件;二等奖24件;三等奖42件。教学设计、课件、论文:一等奖14篇;二等奖27篇;三等奖50篇。录像课:一等奖4节;二等奖8节;三等奖13节。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对有争议的作品,公示期满后将重审。
公示值班电话:028-85876183 13350095958
附件: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微课开发成果评选结果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7年10月9日
附件
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微课开发成果评选结果
序号 | 姓 名 | 成果类型 | 成果题目 | 单 位 | 获奖等级 |
1 | 杨 丽 | 微课 | 《如何根据化合价书写方程式》 | 巴中中学 | 三等奖 |
2 | 余军国 | 微课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 恩阳第一初中学 | 二等奖 |
3 | 杨 欢 | 微课 | 《酸和碱的反应》 | 平昌县尖山小学 | 三等奖 |
4 | 柯 军 | 微课 | 《分子与原子》 | 平昌县信义小学 | 三等奖 |
5 | 李旷怡 | 微课 |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成都三十七中 | 二等奖 |
6 | 陈露露 | 微课 | 化肥 | 成都市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 | 二等奖 |
7 | 林 伶 | 微课 | 分子和原子 | 成都十一中 | 二等奖 |
8 | 张馨匀 | 微课 | 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汇总 |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 二等奖 |
9 | 杨永俊 | 微课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 一等奖 |
10 | 高源方 | 微课 | 探究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 |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 | 一等奖 |
11 | 徐 茜 | 微课 | 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 | 成都铁中府河学校 | 一等奖 |
12 | 冷元红 | 微课 | 化学 绪言 | 成都二十中 | 三等奖 |
13 | 王元元 | 微课 | 探究NaOH与CO2反应 |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14 | 何 庆 | 微课 | 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 | 邛崃市文昌中学校 | 三等奖 |
15 | 安 敏 | 微课 | 中和反应的探究 | 彭山区第二中学 | 二等奖 |
16 | 宋颖佶 | 微课 | 水的净化 | 青神县初级中学校 | 三等奖 |
17 | 杨 莉 | 微课 | 氧气的制取 | 丹棱县文汇中学 | 三等奖 |
18 | 王 平 | 微课 | 溶液形成的奥秘 | 四川省乐山市第五中学 | 一等奖 |
19 | 许冰洁 | 微课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乐山市博睿特外校 | 三等奖 |
20 | 袁显英 | 微课 |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 乐山市龙孔中学 | 三等奖 |
21 | 王 倩 | 微课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 乐山市牛华中学 | 三等奖 |
22 | 吴兴杨 | 微课 | 关于燃烧 | 乐山市夹江外国语学校 | 三等奖 |
23 | 刘智权 | 微课 | 海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 乐山市罗城初中 | 二等奖 |
24 | 聂学钰 | 微课 | 中和反应 | 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 一等奖 |
25 | 李红轮 | 微课 | 元素的概念 | 安州区沙汀实验中学 | 一等奖 |
26 | 赵 波 | 微课 |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离子共存问题 | 绵阳市富乐国际学校 | 三等奖 |
27 | 夏帆蕃 | 微课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南山中学双语学校 | 二等奖 |
28 | 梁维维 | 微课 | 粗盐提纯 | 遂宁二中 | 二等奖 |
29 | 蒋和平 | 微课 | 酸碱盐的题型之一鉴别 | 大英县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30 | 刘 敏 | 微课 | 物质的鉴别与推断 | 大英县中学 | 三等奖 |
31 | 余炳波 | 微课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 四川省荥经中学 | 二等奖 |
32 | 余 平 | 微课 | 氧气的性质 | 荥经县严道一中 | 三等奖 |
33 | 郭 英 | 微课 | 化学肥料 |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 二等奖 |
34 | 简 洁 | 微课 | 微观角度看变化 |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 一等奖 |
35 | 钟红英 | 微课 | 探究金属与酸反应 |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36 | 刘 平 | 微课 | 空气的组成 |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37 | 温丽娟 | 微课 | 中和反应 | 自贡市贡井成佳中学 | 二等奖 |
38 | 唐宇驰 | 微课 | 离子的形成 | 九寨沟县七一南坪中学 | 二等奖 |
39 | 何 颖 | 微课 | 化学式的简易写法 | 九寨沟县中学 | 三等奖 |
40 | 马学美 | 微课 |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 小金县达维中学 | 三等奖 |
41 | 唐斌华 | 微课 | 关于物质“变质”的实验探究 | 茂县八一中学 | 三等奖 |
42 | 任伦义 | 微课 | 溶液 | 松潘县小河九年一贯制学校 | 二等奖 |
43 | 张心梅 | 微课 | 催化剂 | 达川区五四乡中心校 | 三等奖 |
44 | 熊运川 | 微课 | 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 | 开江县回龙职业中学 | 二等奖 |
45 | 王成银 | 微课 | 初中化学中的物质推断题 | 万源市城南中学 | 三等奖 |
46 | 余晓川 | 微课 |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 开江县任市中学 | 三等奖 |
47 | 刘顺富 | 微课 | 探究燃烧的条件 | 什邡南泉道平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48 | 罗庭东 | 微课 | 初中化学推断题教学 | 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49 | 李双凤 | 微课 |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 中江县永太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50 | 张 潇 | 微课 | 酸碱中和反应 | 什邡双盛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51 | 汪晓琴、李逢春 | 微课 | 《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 海螺沟中学 | 一等奖 |
52 | 曹丽 | 微课 | 《燃烧和灭火》 | 丹巴县半扇门中学 | 三等奖 |
53 | 陈刚、陈玉斌 | 微课 |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丹巴中学 | 三等奖 |
54 | 李小刚 | 微课 | Ca(OH)2露置空气中成分的探究 | 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 二等奖 |
55 | 张 溦 | 微课 |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题 |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 | 一等奖 |
56 | 黄 燕 | 微课 | 化学式和化学式的意义 | 广元利州区上西中学 | 二等奖 |
57 | 梁树超 | 微课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一等奖 |
58 | 卢永金 | 微课 | 燃烧的条件 | 广元剑阁中学 | 三等奖 |
59 | 严成丽 | 微课 |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 广元青川骑马乡中心校 | 三等奖 |
60 | 杨 润 | 微课 | 分子的性质 | 广元旺苍九龙乡中心校 | 三等奖 |
61 | 王洁、赖井琼 | 微课 | 燃烧与灭火 | 广福中学 | 一等奖 |
62 | 邱 云 | 微课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珙县洛表民族中学校 | 二等奖 |
63 | 金 磊 | 微课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宜宾市二中 | 三等奖 |
64 | 孙 雯 | 微课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 内江二中 | 三等奖 |
65 | 王荣斌 | 微课 | 酸碱中和反应(一) | 威远县第一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66 | 刘蜀威 | 微课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威远县镇西中学 | 三等奖 |
67 | 黄 永 | 微课 | 气体的制备专题复习 | 威远县严陵中学 | 一等奖 |
68 | 唐 敏 | 微课 | 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 | 泸县城西学校 | 三等奖 |
69 | 苗燕林 | 微课 | 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 泸县潮河镇学校 | 三等奖 |
70 | 潘露瑶 | 微课 | 元素 | 江阳区通滩中学 | 三等奖 |
71 | 邓小红 | 微课 | 粗盐中杂质的去除 | 安岳县忠义九义校 | 三等奖 |
72 | 龚大周 | 微课 |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 安岳县人和九义校 | 三等奖 |
73 | 刘 敏 | 微课 | 溶解度曲线 | 安岳中学 | 二等奖 |
74 | 刘洪霞 | 微课 | 酸与碱的反应 | 甘洛县民族寄宿制学校 | 二等奖 |
75 | 李 均 | 微课 | 金属的活动性 | 德昌县第三中学 | 三等奖 |
76 | 龚邵秀 | 微课 | 水的净化 | 金阳县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77 | 宋 芸 | 微课 | 电解水实验 | 德昌民族中学 | 二等奖 |
78 | 田 毅 | 微课 |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 | 德昌中学 | 三等奖 |
序号 | 姓 名 | 成果类型 | 成果题目 | 单 位 | 获奖等级 |
1 | 朱丽莉 | 教案课件 | 《水的电解》活动元教学设计 | 平昌县镇龙中学 | 三等奖 |
2 | 李华莲 | 教案课件 | 《NaOH溶液变质的探究 | 巴中中学 | 一等奖 |
3 | 李 鸿 | 教案课件 | 《水分子的运动》 | 巴中中学 | 三等奖 |
4 | 钟宏亮 | 教案课件 | 《溶液的形成》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二等奖 |
5 | 陈平平、向霞 | 教案课件 |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二等奖 |
6 | 向 霞 | 课题论文 | 《浅析初中化学如何高效复习》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三等奖 |
7 | 王艳玲 | 教学设计 | 复分解反应条件 | 蒲江县寿安镇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8 | 陈 博 | 教学设计 |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 |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 二等奖 |
9 | 张 焱 | 教学论文 | 活动元教学下的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的案例研究 |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 二等奖 |
10 | 蒋仕明 | 教学论文 | 浅谈基于核心问题的“活动元”教学 | 二等奖 | |
11 | 刘晓玲 | 教学论文 | 如何通过活动元设计培养学生基本能力 | 成都市成都七中(高新校区) | 一等奖 |
12 | 卿立芬 | 教学论文 | 关于活动元运用于环境污染实验的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 武侯实验中学 | 一等奖 |
13 | 毛 鸿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粗盐的提纯 | 彭山区第二中学 | 三等奖 |
14 | 毛 鸿 | 活动元教学课件 |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 彭山区第二中学 | 三等奖 |
15 | 邵俊如、黄永红 | 教案课件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青神县实验初中、青神县教研室 | 三等奖 |
16 | 宋林玉 | 教案课件 | 质量守恒定律 | 丹棱县双桥中学 | 二等奖 |
17 | 曾玉萍 | 教案课件 | 水的净化 | 丹棱县仁美中学 | 三等奖 |
18 | 毛永清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 乐山市实验中学 | 三等奖 |
19 | 王凌月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探究 | 乐山市延风中学 | 二等奖 |
20 | 许冰洁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常见的酸和碱 | 三等奖 | |
21 | 曹 玲 | 教案课件 | 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 一等奖 |
22 | 刘 平 | 教案课件 | 金刚石、石墨和C60 | 三台外国语学校 | 一等奖 |
23 | 田德平 | 教案课件 | 酸碱中和反应(第1课时) | 游仙区慈济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24 | 杜 鹃 | 教案课件 | 元素 | 东辰国际学校 | 三等奖 |
25 | 卿晓萍 | 教案课件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江油市青莲镇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26 | 蒋雪、刘敏 | 教学课件 | 物质的鉴别 | 大英县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27 | 代爱华 | 教学课件 | 灭火原理 | 大英县智水初级中学校 | 一等奖 |
28 | 唐 斌 | 教学课件 |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 大英县实验学校 | 二等奖 |
29 | 黄仁平 | 课题论文 | 微课不“微”----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微课堂 | 遂宁绿然国际学校 | 二等奖 |
30 | 周吉树 | 课题论文 | 让自主探究成为初中化学教学常态 | 四川省射洪县官升学校 | 三等奖 |
31 | 黄仁平 | 课题论文 | 初中化学作业的优化 | 遂宁绿然国际学校 | 三等奖 |
32 | 张 琴 | 课题论文 | 初中化学元素符号识记的研究 | 船山区复桥初级中学校 | 三等奖 |
33 | 张文娟 | “活动元”教案和课件 | 绪言-化学使世界绚丽多彩 | 天全县始阳中学 | 三等奖 |
34 | 罗 涛 | “活动元”教案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 荥经县新添中学 | 二等奖 |
35 | 冯丽娟 | 教学课件 |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汉源县唐家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36 | 沈艳君 | 教学课件 | 溶解度曲线 | 茂县七一中学 | 二等奖 |
37 | 赵明飞、张远孝 | 教学设计 | 蛋白质的变性 | 万源市沙滩学校、万源市中小学教研室 | 三等奖 |
38 | 谭会林、王成银 | 课题成果 |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性习题教学研究 | 万源市职中万源市城南中学 | 三等奖 |
39 | 陈忠安、陈守衎 | 课题成果 | 《初中化学微课开发及应用的初步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 | 万源市城南中学、万源市大沙学校 | 三等奖 |
40 | 陈玲琳 | 论文 | 农村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大竹县童家镇中心小学 | 一等奖 |
41 | 颜尧武 | 教学设计 | 金属的化学性质2 | 大竹县竹北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42 | 周智清 | 教学设计 | 燃烧与灭火 | 大竹县竹北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43 | 叶世华 | 教案课件 |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 德阳七中 | 二等奖 |
44 | 葛万明 | 教案课件 | 空气的成分 | 德阳外国语学校 | 一等奖 |
45 | 廖方敏 | 教案课件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广汉市新丰中学 | 三等奖 |
46 | 李发益、谢小琴 | 教案课件 | 酸碱中和反应 | 广汉市雒城镇第三中学 | 三等奖 |
47 | 包维俊 | 教案课件 | 二氧化碳的性质 | 广汉实验中学 | 二等奖 |
48 | 叶内明 | 课题论文 | 微课与初中化学活动元教学整合的调查研究 | 绵竹市教育信息与装备中心 | 一等奖 |
49 | 任坤莲 | 教案课件 |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研究》 | 康定县三中 | 一等奖 |
50 | 夏 天 | 教案课件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白玉县中学 | 二等奖 |
51 | 祝国伟 | 教案课件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甘孜州稻城县中学 | 三等奖 |
52 | 秦阳兵、舒红荣 | 课题论文 | 《民族地区网络资源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整合应用的研究》研究报告 | 泸定县第一中学 | 三等奖 |
53 | 张丽蓉、冉智勇 | 课题论文 | 《氢氧化钠的性质》 | 康定中学 | 三等奖 |
54 | 王行均 | 课题论文 | 《化学方程式配平之我解》 | 白玉县中学校 | 三等奖 |
55 | 钟朝柳 | 教案课件 | 《元素》 | 石渠县民族寄宿制中学 | 三等奖 |
56 | 吕智军 | 教学课件 | 分子和原子 | 广安市广安区肖溪镇竹山小学校 | 二等奖 |
57 | 李 勤 | 教学课件 | 生活中常见的盐 | 广元利州大东英才学校 | 二等奖 |
58 | 柳永志 | 教学课件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广元青川沙溪乡中心校 | 三等奖 |
59 | 梁树超 | 教学设计 |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一等奖 |
60 | 向 海 | 教学设计 | 溶解度曲线 | 东城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61 | 赵杨周 | 论文 | 用CO还原CuO的思考与改进 | 广元利州大东英才学校 | 二等奖 |
62 | 梁树超、蹇玉伟 | 课题研究 | “农村初中化学分组实验小组活动研究 ”课题 |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剑门关中学 | 三等奖 |
63 | 李 波 | 教案 | 燃烧和灭火 | 北大培文宜宾国际学校 | 二等奖 |
64 | 邱 云 | 教案 | 分子和原子 | 珙县洛表民族中学校 | 三等奖 |
65 | 李林玉 | 教学课件 | 如何判断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 宜宾市二中 | 三等奖 |
66 | 曾小英 | 教学课件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洛表镇中学 | 三等奖 |
67 | 郑 林 | 教学课件 | 利用复分解反应解决酸、碱、盐溶液除杂问题活动元教学设计 | 高县柳湖中学 | 三等奖 |
68 | 刘 芳 | 论文 | “问题链”融合“活动元”教学模式初探 | 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 一等奖 |
69 | 吴国锋 | 论文 | 初中化学试卷讲评方法初探 | 龙文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70 | 严正琼、聂正碧、陈林 | 课题研究 |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趣味化微型化实践研究 | 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攀枝花市仁和区教师进修学校、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中学 | 二等奖 |
71 | 刘云琼 | 教学设计 |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 资中一中 | 三等奖 |
72 | 缪学君 | 教学论文 | PBL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资中一中 | 三等奖 |
73 | 吴显刚 | 课题成果 |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探析 | 东兴区教研室 | 二等奖 |
74 | 杨刚 | 教学课件 | 化学与材料研制 | 隆昌县第二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75 | 彭素英 | 教学课件 | 探究燃烧的条件 | 内江二中 | 二等奖 |
76 | 王荣斌 | 教学课件 | 溶液的酸碱性 | 威远县第一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77 | 吴 静 | 课题论文 | 浅谈初中化学关于活动元教学和微课教学的融合 | 南充市仪陇县瓦子小学校 | 二等奖 |
78 | 黄文周、杜彩华 | 课题论文 | 初中化学有效课堂师生互动方式策略研究 | 西充教研室 | 三等奖 |
79 | 陈玉梅 | 教案课件 | 专题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备》 | 三原实验学校 | 一等奖 |
80 | 张玲莉 | 教案 |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 泸县城北中学 | 二等奖 |
81 | 张国波 | 教案 | 酸的通性 | 纳溪区上马中学 | 三等奖 |
82 | 张伦兵 | 教案 |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 泸州市江阳区梓橦路学校 | 三等奖 |
83 | 王维淑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质量守恒定律 | 安岳县南熏九义校 | 二等奖 |
84 | 蒋全明 | 活动元教学设计(课件) | 化学式与化合价 | 安岳林凤镇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85 | 赵建奎 | 活动元教学设计 | 氧气 | 安岳县通贤镇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86 | 陈飞鹏 | 论文 |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分析 | 安岳县东胜九义校 | 三等奖 |
87 | 谢遇林 | 论文 |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尝试 | 安岳县来凤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88 | 李文高 | 教学课件 | 燃烧与灭火 | 德昌县民族初级中学 | 一等奖 |
89 | 陈佳琴、欧桂琴 | 论文 | 巧设情境 事半功倍 | 甘洛县教研室、甘洛县民族中学 | 三等奖 |
90 | 欧桂琴 | 教学设计 | 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 甘洛县民族中学 | 三等奖 |
91 | 周 静 | 教学课件 | 金属材料 | 冕宁县教培中心 | 二等奖 |
序号 | 姓 名 | 成果类型 | 成果题目 | 单 位 | 获奖等级 |
1 | 钟宏亮 | 录像课 | 《溶液的形成》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二等奖 |
2 | 陈平平 | 录像课 |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 绵实外国语学校(平昌) | 一等奖 |
3 | 王 谦 | 录像课 | 再识化学用语 |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西区 | 二等奖 |
4 | 黄雅莉 | 录像课 | 实验室中的酸碱盐 | 成都石室中学初中学校 | 二等奖 |
5 | 刘 琛 | 录像课 |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 | 成都高新大源学校 | 一等奖 |
6 | 薛祥文 | 录像课 | 化学肥料 | 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 二等奖 |
7 | 刘增莲 | 录像课 | 我们周围的空气 | 彭山区第三中学 | 二等奖 |
8 | 尹富容 | 录像课 | 酸碱中和的教学设计 | 乐山市马边大院子中学 | 三等奖 |
9 | 马欣洁 | 录像课 |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 绵阳中学英才学校 | 三等奖 |
10 | 杨 波 | 录像课 | 常见酸碱 | 雨城区第二中学 | 三等奖 |
11 | 彭 敏 | 录像课 | 化学用语复习 | 雨城区大兴中学 | 三等奖 |
12 | 聂红钧 | 录像课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 四川省汉源县第三中学 | 三等奖 |
13 | 彭奉林 | 录像课 | 《酸碱盐》复习 | 宝兴县硗碛藏族中学 | 三等奖 |
14 | 辜超英 | 录像课 | 化学用语专题复习 | 自贡市德铭中学校 | 二等奖 |
15 | 舒艺能 | 录像课 | 化学肥料 | 自贡市富顺县板桥中学 | 三等奖 |
16 | 罗光华 | 录像课 |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自贡市富顺县福善镇观乐九年制学校 | 三等奖 |
17 | 陈 虹 | 录像课 | 氢氧化钠变质探究 | 自贡市富顺二中 | 一等奖 |
18 | 高国华 | 录像课 | 质量守恒定律 | 九寨沟县七一南坪中学 | 三等奖 |
19 | 刘亚琴 | 录像课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绵竹实验学校 | 三等奖 |
20 | 王 奕 | 录像课 | 水的净化 | 广元苍溪五龙中学 | 三等奖 |
21 | 陈明书 | 录像课 |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青川乔庄初中 | 三等奖 |
22 | 杨 梅 | 录像课 | 燃烧与灭火 | 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 二等奖 |
23 | 吴 琳 | 录像课 | 酸碱中和反应 | 安岳中学 | 一等奖 |
24 | 喻彩霞 | 录像课 | 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复习) | 安岳实验中学 | 三等奖 |
25 | 周朝云 | 录像课 | 分解反应 | 冕宁县民族中学 | 二等奖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