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活动通知>详细内容

活动通知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举办2016年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29 10:42:23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市(州)教科所(院),职教研究中心:

2016年6月13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下发了《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征求意见公告)》。经咨询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该方案可以作为省级比赛的依据。

根据省教育厅工作安排,由我所负责选拔优秀作品代表我省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等职业教育组比赛项目,经研究,决定举办2016年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项目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一组(德育)、公共基础课程二组(英语)、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二组(土木水利类)、专业课程三组(加工制造类)、专业课程四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五组(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六组(旅游服务类)。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德育、英语外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二组(休闲保健类、文化艺术类、体育与健身类、教育类、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检测”“多功能控制器的装配与维修”两个教学内容组。

二、比赛办法

本次省级比赛采用光盘评比的方式进行。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上交教案、说课稿。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因考虑到实际情况,参赛教师暂不录制课堂教学视频,需录制15分钟说课视频,并上交教案、说课稿。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讲解信息化实训教学,完成规定的操作,并上交教案、说课稿。

三、赛项要求、比赛内容

赛项要求、比赛内容均按照“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执行。

四、参赛程序

(一)各市(州)通过初评,推荐不超过10个作品(按信息化教学设计6个、信息化课堂教学3个、信息化实训教学1个报送)参加全省比赛。

(二)我所组织专家,从中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按照全国大赛名额分配情况(信息化教学设计12个,信息化课堂教学6个,信息化实训教学2个),选拔优秀作品代表我省参加全国大赛。

五、其他

(一)请各市(州)于2016年8月10日前,将参赛教师光盘寄送至四川省教科所。如参赛教师的相关资料不符合大赛要求,视为弃权。

(二)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拟于7月上旬下发“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正式通知”,我所将及时转发正式通知。

(三)此次比赛可以个人或教学团队的名义参赛。为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鼓励团队参赛。

(四)我所拟于8月中下旬,召集拟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的教师,集中打磨,争取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佳绩。

(五)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官方网址为:http://www.nvic.com.cn/,参赛教师可在网站上查询相关资料、观摩历年优秀作品。

(六)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1.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航空港黄荆路11号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610225)。

2.联系人:尹毅(028-85876126,13880057359)、杨帆(028-85876125,13880518156)。

3.电子信箱:scjkszjs@163.com。

附件: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6年6月20日

附件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项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一、比赛项目

1.中等职业教育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一组(德育)、公共基础课程二组(英语)、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二组(土木水利类)、专业课程三组(加工制造类)、专业课程四组(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五组(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六组(旅游服务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德育、英语外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专业课程二组(休闲保健类、文化艺术类、体育与健身类、教育类、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检测”“多功能控制器的装配与维修”两个教学内容组。

2.高等职业教育组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一组(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二组(数学)、专业课程一组(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课程二组(水利大类)、专业课程三组(装备制造大类)、专业课程四组(生物与化工大类)、专业课程五组(文化艺术大类)、专业课程六组(公安与司法大类)。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设公共基础课程组(除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数学外的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一组(农林牧渔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土木建筑大类、轻工纺织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专业课程二组(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新闻传播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设“水平角的测量”“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装配与调试”两个教学内容组。

3.军事职业教育组

具体方案由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院校局另行通知。

二、赛项要求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合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解决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效果突出。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的情境,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45分钟。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针对给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完成规定操作的能力。参赛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设定教学目标、创设学习的情境,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并结合规定的设施设备完成实际操作,展现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设计应已用于实际教学,效果突出。

三、比赛内容

1.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或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参赛作品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职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职业素养与就业创业能力课程组比赛。

3.参赛内容为高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应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4.参赛内容为专业技能课内容的,应依据教育部已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或《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5.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具体方案见附件。

四、比赛办法

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采取先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讲解信息化教学设计。经初评公示入围决赛的作品,由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主讲教师根据提交的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视频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

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本赛项采取先初评后现场决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录制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具体要求见附件),讲解信息化实训教学,完成规定的操作。经初评公示入围决赛的作品,由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并完成现场操作2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五、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参赛(计划单列市属地高等职业学校纳入所在省参赛队)。各参赛队参赛教师须经各省级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产生。省级比赛原则上于2016年8月20日前完成。

2.各赛项均可以个人(在职教师)或教学团队(同一院校在职教师)的名义报名;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的,成员不超过3人,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同一院校在同一赛项的同一组别中限报1件参赛作品,每位教师限报1件参赛作品。

3.已参加过往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不得参赛,2014年以来的一等奖作品第一完成人不得作为主讲人参赛。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5.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公益性共享。

6.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

7.各参赛队报送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小组不超过2件;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不得有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或专业类(大类)的重复;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作品,每个教学内容限报1件。

六、资料报送要求

1.本届大赛的报名和电子版材料提交工作以参赛队为单位统一在大赛官方网站(www.nvic.edu.cn)进行,沿用2015年大赛用户名和密码。

2.请各参赛队于2016年9月10日前完成网上报名工作。

3.请各参赛队在官方网站生成《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报名表》(单项表、汇总表),打印并加盖公章后于2016年9月20日前寄送至大赛组委会。

4.请各参赛队于2016年9月10日前,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和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讲解视频、教案、说课稿的网上提交工作;于2016年9月20日前,完成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视频、教案的网上提交工作。

5.各赛项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均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比赛。

6.除报名表、汇总表外,各赛项提交的参赛材料不得出现省市、学校和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7.请各参赛队指定专人,负责本参赛队本次大赛的网络报名工作,并及时与大赛组委会取得联系。各参赛队应认真核对参赛作品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8.各参赛队在网上报名过程中有何技术问题,请及时与大赛官方网站技术支持人员联系,联系人:肖新华,联系电话:010-58840155。材料提交工作及大赛规程等问题,请与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教材处联系。联系人:刘俊,联系电话:010-66096722,Email:jxjc@moe.edu.cn,qgxxhds@163.com。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

9.上述各项材料提交后,请与组委会电话确认。

10.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经初评后,公布入围决赛教师的名单及决赛材料报送要求。

七、奖项设置

1.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8个、最佳进步奖3个。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公布获奖名单。

八、大赛同期活动

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

附:

1.参赛名额分配表

2.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内容

3.参赛视频制作要求

4.评分指标

附1

参赛名额分配表

序号 代表队 中等职业教育组 高等职业教育组 合计
信息化 教学设计 信息化 课堂教学 信息化 实训教学 信息化 教学设计 信息化 课堂教学 信息化 实训教学
1 北京市 13 6 2 13 6 2 42
2 天津市 13 6 2 13 6 2 42
3 上海市 12 6 2 12 6 2 40
6 重庆市 12 6 2 12 6 2 40
5 河北省 12 6 2 12 6 2 40
6 山西省 12 6 2 12 6 2 40
7 内蒙古自治区 12 6 2 12 6 2 40
12 辽宁省 13 6 2 13 6 2 42
12 吉林省 12 6 2 12 6 2 40
10 黑龙江省 13 6 2 13 6 2 42
11 江苏省 13 6 2 13 6 2 42
12 浙江省 12 6 2 12 6 2 40
13 安徽省 12 6 2 12 6 2 40
16 福建省 12 6 2 12 6 2 40
15 江西省 12 6 2 12 6 2 40
16 山东省 13 6 2 13 6 2 42
17 河南省 12 6 2 12 6 2 40
112 湖北省 13 6 2 13 6 2 42
112 湖南省 12 6 2 12 6 2 40
20 广东省 12 6 2 12 6 2 40
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12 6 2 12 6 2 40
22 海南省 12 6 2 12 6 2 40
23 四川省 12 6 2 12 6 2 40
26 贵州省 12 6 2 12 6 2 40
25 云南省 12 6 2 12 6 2 40
26 西藏自治区 12 6 2 12 6 2 40
27 陕西省 12 6 2 12 6 2 40
212 甘肃省 12 6 2 12 6 2 40
212 青海省 12 6 2 12 6 2 40
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12 6 2 12 6 2 40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2 6 2 12 6 2 40
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2 6 2 12 6 2 40
33 大连市 13 6 2 21
36 青岛市 12 6 2 20
35 宁波市 13 6 2 21
36 厦门市 13 6 2 21
37 深圳市 12 6 2 20
小计 444 222 74 384 192 64
合计 750 647 1397

附2

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内容

中职组:配线子系统的设计、安装与检测

一、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中的有关内容。

1.配线子系统的设计;

2.配线子系统的安装;

3.配线子系统的检测。

二、现场操作说明

1.参赛教师根据现场施工示意图提供的6条链路随机抽取1条,完成配线子系统的布线与端接;使用测试仪测试永久链路预设故障,并打印测试报告进行分析。

2.参赛教师需对现场预设的故障永久链路随机抽取1条,使用FLUKE测试仪进行测试并填写故障检测记录分析表1(故障类型是以下其中之一:断路故障、反向线对故障、交叉线对故障、近端串扰故障、短路故障、回波损耗故障、跨接故障等)。

表1 故障检测记录分析

序号 链路名称 检测结果 主要故障类型 主要故障主要原因分析
1 A1链路      

三、比赛现场提供的设备、工具清单

序号 分类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单位
1 装置 网络综合布线 实训装置 KYSYZ-12-1233(西安开元电子公司) 配套1个6U机柜 1
2 测试设备 FLUKE测试仪 根据学校教学型号自带 1
3 工具 单口网络打线钳 正规厂商 1
4 剥线刀 正规厂商 1
5 钢卷尺 2米 1
6 螺丝刀 Φ6X150 1
7 剪管器 正规厂商 1
8 美工刀 正规厂商 1
9 条形水平尺 400mm 1
10 弯管器 Φ20 1
11 电动起子 正规厂商 1
12 十字批头 正规厂商 1
13 多功能剪刀 正规厂商 1

四、比赛现场提供的材料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品牌 数量 单位
1 PVC阻燃线管 Ф20 联塑 4
2 网线 CAT5e UTP 一舟 1
3 线管锁母   联塑 1
4 明装信息盒 国标86 万巨 1
5 单口信息面板   一舟 1
6 RJ45网络配线架 24口 优族 1
7 RJ45网络模块   华捷 4
8 尼龙扎带 4*150 正规厂商 15
9 面板标签纸   正规厂商 1
10 打印纸 A4   2
11 十字螺丝 M6*16 正规厂商 100
12 卡式螺母 M6 正规厂商 20
13 理线架   正规厂商 1

注:现场提供的工具、耗材仅为选用,参赛教师可以自行携带。因Fluke测试仪设备型号较多,请参赛教师根据学校课堂教学使用的型号自带。

五、现场施工示意图

中职组:多功能控制器的装配与维修

一、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类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有关内容。

1.多功能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多功能控制器的装配与功能调试;

3.多功能控制器典型电路故障的分析、检测与维修。

二、现场操作说明

参赛教师需在预设故障的多功能控制器中自主抽取1个(一经选定不得更换),判定并排除故障(故障类型是以下其中之一:直流供电电路故障、声光传感控制电路故障、门电路故障、放大电路故障、555单稳态触发器电路故障、可控硅相关电路故障),以实现声、光、磁、触摸、水位均能控制指示灯的亮与灭,并有光和声讯报警。

三、比赛现场提供的设备及工具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预设故障的多功能控制器 6种/若干块  
2 多功能控制器全部套件 若干套 详见下表
3 数字万用表(UT58D) 1只 选手可自备
4 指针式万用表(MF47) 1只 选手可自备
5 通用示波器(YB4330) 1台  
6 直流稳压源(YB1731A) 1台  
7 电子电路维修通用工具 1套 选手可自备

1.多功能控制器套件清单

序号 部件名称 设备符号 参数 数量
1 电阻 R1 47kΩ 1
2 电阻 R2 2.2MΩ 1
3 电阻 R3 200KΩ 1
4 电阻 R4,R11,R6 1KΩ 3
5 电阻 R7 10KΩ 1
6 电阻 R8 100Ω 1
7 电阻 R9 33KΩ 1
8 电阻 R10 2MΩ 1
9 可变电阻 RP1 1KΩ 1
10 电解电容 C6、C4 220UF 2
11 电解电容 C3 100UF 1
12 瓷片电容 C1、C2、C5、C7 104PF 4
13 二极管 D1~D9 1N4007 9
14 发光二极管 LED1,LED2 3mm蓝 2
15 单向可控硅 Q4 100-6 1
16 三极管 Q1 9013 1
17 三极管 Q2 9014 1
18 三极管 Q3 8050 1
19 集成电路 U1 4011 1
20 集成电路 U2 74LS32 1
21 集成电路 U3 NE555 1
22 三端稳压 U4 7805 1
23 可变电阻 RP1 1K 1
24 接插座 J1~J4   4
25 5V继电器 K1   1
26 蜂鸣器 FMQ 有源 1
27 麦克 MK1   1

2.多功能控制器原理图

3.多功能控制器PCB图

4.多功能控制器实物照片

附3

参赛视频制作要求

一、录制软件

录制软件不限,参赛教师自行选取。

二、视频信号源

1.稳定性

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

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

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三、音频信号源

1.声道配置

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

2.电平指标

-2db—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3.信噪比

不低于48db。

4.其他

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四、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压缩格式

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式。

2.码流

动态码流的码率为1024Kbps(125KBps)。

3.分辨率

(1)采用标清4:3拍摄时,设定为720×576;

(2)采用高清16:9拍摄时,设定为1280×720;

(3)在同一参赛作品中,各机位的视频分辨率应统一,不得标清和高清混用。

4.画幅宽高比

(1)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选定4:3;

(2)分辨率设定为1280×720的,选定16:9;

(3)在同一参赛作品中,各机位的视频应统一画幅宽高比,不得混用。

5.帧率

25帧/秒。

6.扫描方式

逐行扫描。

五、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压缩格式

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2.采样率

48KHz

3.码流

128Kbps(恒定)。

六、封装格式

采用MP4格式封装。(视频编码格式:H.264/AVC(MPEG-4 Part10);音频编码格式:AAC(MPEG4 Part3))

七、其他

1.视频和音频的编码格式务必遵照相关要求,否则将导致视频无法正常播出,延误网络评审,影响比赛成绩。视频的编码格式信息,可在视频播放器的视频文件详细信息中查看。视频编码格式不符合比赛要求的,可用各种转换软件进行转换。

2.视频和音频的码流务必遵照相关要求。按要求制作的视频,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的10分钟讲解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的35-45分钟教学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码流过大的视频,播放时会出现卡顿现象,延误网络评审,影响比赛成绩。

3.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省市、学校和个人情况介绍,参赛视频切勿泄露相关信息。

4.参赛视频可出现教师形象。

附4

评分指标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评比 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总体 设计 40 1.教学目标明确、有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策略得当,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3.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4.教案完整、规范,内容科学。
教学 过程 30 1.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2.教学互动流畅、合理,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充分、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教学考核与评价科学有效。
教学 效果 15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 2.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特色 创新 15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 2.广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较大推广价值。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评比 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教学 设计 25 1.教学目标明确、有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策略得当,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3.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4.教案完整、规范,内容科学。
教学 实施 45 1.按照提交的教案组织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与活动安排必要、合理,衔接自然; 2.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3.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充分、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4.教学互动流畅、合理,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严谨、仪表端庄、语言规范、表达流畅、亲和力强。
教学 效果 15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 2.课堂教学真实有效、气氛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特色 创新 15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 2.课堂教学效率高,成效好,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示范性。

三、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

评比指标 分值 评比要素
总体 设计 30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完整,符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 2.教学策略得当,突出实践性教学特点,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3.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4.教案完整、规范。
教学 过程 30 1.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2.教学互动流畅、合理,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运用充分、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恰当,有效解决实训教学中重难点问题; 4.教学考核与评价科学有效。
现场 操作 25 1.现场讲解和设备操作配合恰当; 2.完成规定任务,操作规范、熟练; 3.展示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特色 创新 15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构思独特,技术领先; 2.广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较大推广价值。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