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研究>教育科研>管理动态>详细内容

管理动态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公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31 11:37:48 浏览次数: 【字体:

依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151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92号),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六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川教〔2017〕6号)要求,经各市(州)教育局和各有关单位资格审查、初评、公示、推荐,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评审办”)组织资格复审、专家评审和一等奖候选项目答辩评审,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评委会”)终审,共评出一、二、三等奖候奖成果300项。

经省教育厅党组研究,现对300项成果予以公示。

一、公示时间

2017年10月31日至2017年11月30日。

二、公示媒体

(一)四川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scedu.net/。

(二)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导报》。

(三)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http://www.scjks.net/。

三、异议处理

公示期内,单位或个人对候奖成果的真实性及权属问题有异议的,可向省评审办举报,由省评委会裁定;单位或个人对候奖成果的成果名称、完成人及完成单位信息有异议的,可向省评审办提出,省评审办核实。

凡提出权属异议及举报弄虚作假情况的单位或者个人,须以书面形式将异议或举报内容函致省评审办。单位应写明自己的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通信地址并加盖公章。个人应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本人亲笔签名。省评审办对提出异议或举报的单位及个人给予保密。

对候奖成果有关信息有异议的,须以书面形式说明情况,由市(州)教育局或省属有关单位核实并盖章。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异议或举报,省评审办不予受理。

省评审办通信地址:成都市双流航空港黄荆路11号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邮编:610225。

联系人:王真东(028-85876123)

杨贤科(028-85876182)

附件: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候奖名单

四川省教育厅

2017年10月31日

附件:

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候奖名单

(一等奖35项,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单位 成果完成人 评审意见
1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常态实施序列 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高志文、张润林、罗晓章、周宗友、文传福、付兵 一等奖
2 幼儿园课程资源区域整合的策略和联动机制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 文贤代、邹罡、贺芳、李远秀、余琳、丘小云 一等奖
3 城市幼儿园后勤管理标准 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成都金苹果教育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曾晶、廖代言、夏晨伶、谢芸、胡坤宏、周珺赟 一等奖
4 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罗清红、俞献林、母明亮、蒋晓炜、李娜、李沿知 一等奖
5 从传统走向现代:推动区(县)教科研机构转型的三大机制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徐江涌、刘大春、王傲红、李正平、任焰、邵开泽 一等奖
6 以“植入式教育”为核心的全日制小学网校建设 成都市实验小学 李蓓、夏英、陆枋、刘晓虹、严利蓉、兰卓贤 一等奖
7 问题驱动的自主学习引导模式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胡昳、林倩、张跃平、宋晓兰、刘显平、李柱贵 一等奖
8 区域新教师全景学习课程 成都市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瑾、林锐、何浪、何瑛、陈晓玲、王璇 一等奖
9 普通中小学班会课程化建设与实践研究 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 黄光成、孙晓晖、王天贵、徐文基、苏萍、姚平 一等奖
10 范式与策略:高中生深度阅读能力区域培养 成都市锦江区名师工作站易晓语文工作坊 易晓、杨君、赵琳、王华美、刘春兰、章松 一等奖
11 初中学生合作成长小组体系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 刘仲文、王永、陈旭东、陈文静、娄林 一等奖
12 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深度参与教学策略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 叶筠、陈朝晖、张琳玲、徐莉、钟英萍、王志敏 一等奖
13 小学语文与数学学业质量标准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汪翼、程依青、李国惊、甘雪梅、何瑜姝、付强 一等奖
14 川剧、四川曲艺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策略体系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萍、陈双、颜克、李嵘、吴蓉、蒋英 一等奖
15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贻超、陈洪、胡格林、邹军、杨发弟 一等奖
16 儿童漫画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攀枝花市第三十一中小学校 何能、银丽、解君、汤兴文、张顺友、曾国涛 一等奖
17 四育合一素质教育新路径 纳溪区教育局 杨文政、罗太林、李淑玲、王洪波、曹昌平、先维强 一等奖
18 职特融通式聋生职业教育机制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职业高级中学 李代慧、肖敏、邓华、郭容、林赵、雁南 一等奖
19 德阳市“三级�常态”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欧治平、余凯儒、吴艳、罗涛、唐永富、黄晓玲 一等奖
20 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设计的实践研究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 徐勇、贾清仁、林运志、王军、冉达、郭晓东 一等奖
21 农村普通高中以少年军校为载体的国防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校 殷邦文、杨天梦、张奉恩、罗松年、戚思建、赵润东 一等奖
22 农村特岗教师发展EMD生态机制 南充市嘉陵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阆中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蒲大勇、任兴灵、王丽君、许红平、杨娟、陈平 一等奖
23 竹艺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川南社区学院、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王元珑、王素君、赵雪梅、王璐、邓燕红、陈云华 一等奖
24 普通高中学生体验式自主育德策略 宜宾市第一高级中学校 田贵荣、余祯银、杨永跃、林永平、张珂铭、刘波 一等奖
25 基于“定点+巡回+媒体”家长学校提升家长教育能力 万源市中小学教研室、万源市第三中学校 祝传发、王姮、袁清涛、陈明志、黄家芹、王清康 一等奖
26 区域推进“三环五学”高中课堂教学模式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廖善平、范咏梅、谢灵峰、杨荣、卢勇刚、张建明 一等奖
27 县域生态教育建设策略 雁江区教育局 刘绪国、郭平、何志雄、周昌德、吴家懿、张速 一等奖
28 四方协同推进课程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 杜伟、任立刚、邱华、黄砾卉、李戎、游雪 一等奖
29 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锦江区进修校、成都七中育才学校 李松林、贺慧、何伦忠、蒲春燕、文陈平 一等奖
30 国际文化融合背景下“和美教育”的实践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 夏雪燕、黄平、衡菊芳、刘艳、谢仁仲、蒋小平 一等奖
31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玩具的适宜性配置的路径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幼儿园 张杰、彭海霞、万慧、蒋燕、易晓凤、余靖雯 一等奖
32 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四川省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涛、王雁玲、于泽元、何立新、刘晓军、尤一 一等奖
33 基于历史学科思想价值的深度问题教学体系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都市树德中学、成都市成华区教师进修校 陈静亦、郭子其、韩海林、高建文、邓勇攀、戴水清 一等奖
34 中小学心育文化建设研究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刘传星、曹璇、张翠翠、陈丽、周玫、张芃 一等奖
35 中小学艺术馆建设及艺术馆教育的实施策略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冯恩旭、孔祥平、陈冠夫、刘道学、陈绍光、陈雪芹 一等奖
(二等奖115项,排名不分先后)
36 学校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未来课堂”建设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 李笑非、欧阳唯能、周密、郑长宏、郑刚、曾畅畅 二等奖
37 区域提升高中生内源性学习力的实践策略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 吉萍、周莉、何拥军、程志敏、李文超 二等奖
38 回归本质的普通高中“导引-生成”课堂教学 四川省简阳中学 杨勇军、苏俊清、王平、陈醒雅、刘文辉、田刚 二等奖
39 幼儿教师内生性发展培训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成都学院 刘先强、李敏、何叶、蒲永明、刘华锦、田涛 二等奖
40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 朱昌渝、谢梅、沈明德、甘雪涛、贺晓斌、杜思思 二等奖
41 适合学生个性化成长的走班制课程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康永邦、钱中华、孙泽、张鸥、羊琴、周庆 二等奖
42 分层+分类:差异取向的高中校本化课程建设――以成都树德中学的“卓越人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例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 陈东永、李红鸣、徐洪林、李丹、刘宇 二等奖
43 区域推进课例研究行动指南 成都高新区中小学教研室 唐方剑、刘继红、罗晓华、李建萍、万国禹 二等奖
44 基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志愿者活动课程实施体系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 徐攀、苏娅、吴淑玲、唐月悦、李婷梅、胡兴迪 二等奖
45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课堂导学策略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蒋光平、卿平海、吴勇、谢敏、廖嵩、龙秀苇 二等奖
46 从衔接到整合:四年制初中课程体系 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 阳波、蒋玲、李燕、张琪、唐志琼、吴云莹 二等奖
47 聚焦学科本质的整合式教学策略 成都市娇子小学 梁伟虹、谢云静、王红、李茜、熊应龙 二等奖
48 区域“三层联动式”集团教研体系研究 成都市新都区教育局 黄兴文、钟超福、王英豪、鲁家勋、郭晓莉、范建成 二等奖
49 基于高年级中重度智障学生从学校到社会转衔教育的实践模式 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 刘小龙、吴玉芹、覃佳利、俞文静、蒋新文、李为苇 二等奖
50 理性与人本:区域课堂的现代转型样本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立频、龚华明、黎波、曹艳、钟亮、张勇 二等奖
51 幼儿园感觉统合体育游戏的开发与运用 四川大学第一幼儿园 黄瑛、沈茜、李建学、叶长娟、郑跃玲 二等奖
52 小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性评价的区域实践体系 成都高新区中小学教研室 杨丽、万庆华、邓偲娟、陈曦、张俊勤 二等奖
53 政府推进区域校园足球的路径和策略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成都市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 叶家俊、尹玉华、孙倩、杜江舟、朱建行、雷国辉 二等奖
54 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行为冷暴力防控策略 新津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新津县华润高级中学、成都市名师工作室王友强工作室 王友强、胡同文、代淑红、史静、卢兰平、刘玉碧 二等奖
55 九年一贯制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策略 成都高新顺江学校 杨柳青、李宇青、肖体泉、杨莉、王志超、汪海 二等奖
56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化学阅读教学实践 成都市李大勤名师工作室 张羽卿、彭琳、郑亚威、李芳、李亚川、黄朝晖 二等奖
57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与实施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 肖明华、曾群、王堂兵、黄小波、李万春、徐丽 二等奖
58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小学“魔方课程”建设实践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陈杰、陈铁军、黄艺竹、张程、蒲雨、税莲 二等奖
59 基于尚美的课程整合 成都市成华小学校 宿强、李建荣、李春玲、戢晓、曾艳、陈琳 二等奖
60 基于学生视角的区域教师全员培训模式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成都市成华区教师进修学校 叶树文、钟文娟、余仕明、刘诚、张涛、余致俊 二等奖
61 基于儿童本位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 高翔、彭俊英、黄莉、王静、曹弘颖、胡露 二等奖
62 幼儿科学主题探究系列活动及实施策略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幼儿园 杨凌、王兵、曾玲、张厚贵、万立莲、罗霏霏 二等奖
63 幼儿园亲子社团的开发与利用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幼儿园 陈琳、蒋丽、余雅琴、杨薇、陈峥 二等奖
64 聚焦“深度思维”的三段问题探究教学范式 成都市红专西路小学 刘付兵、张蕾、李晓晖、李晓宇、冯缙、杜丽娟 二等奖
65 植根核心素养的初中学生劳动课程实践体系 成都市棕北中学 丁世明、王锐、张东明、王华龙、董萍、杨应红 二等奖
66 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农村幼儿园“441”策略 自贡市沿滩区沿滩幼儿园 黄晓玲、杨新莉、邓艳琰、朱大聪、程玉 二等奖
67 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体系和实施途径 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贡市第一中学校、富顺县第二中学校 伍恒峰、蒋先梅、熊硕、张强、章春容、刘华 二等奖
68 农村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323”策略 自贡市自流井区漆树乡中心小学校、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雪琴、杨吉敏、李波、龚建华、张倩 二等奖
69 低段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训练策略 自贡市贡井区辅读学校 刘崇朝、罗玉辉、钟利红、李良平、廖霞 二等奖
70 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开发“335”策略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张屏华、丁雪莲、杨泽明、余德纯、邹涛 二等奖
71 “双线并进”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攀枝花市东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张长平、唐勇、黄晓玲、刘勇、陈友玲、唐晓琦 二等奖
72 区域内推进乡镇幼儿园本土化课程资源建设 攀枝花市仁和区教师进修学校、攀枝花市仁和区幼儿园、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中心学校 刘关平、代秀珍、周玉琼、罗人川、纳明清、张敏 二等奖
73 “阳光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攀枝花市实验学校 郭光恒、唐勇、温俊芳、蒋四海、黄佑德、唐锦文 二等奖
74 幼儿园“玩•美”教育特色建设 泸州市铜店街幼儿园 杨怀明、张礼平、卢倩云、陈冬梅、毛荼 二等奖
75 小学视动数学教学策划与实施的策略 泸县教师进修学校、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胡运清、陈光珍、梁祖秀、张永祥、贾朝贵、林萍 二等奖
76 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德阳市实验小学校、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 罗绵强、田增云、冯伟杰、张刚、陈丽、陈虹 二等奖
77 基于学生发展的菜单式校本课程建构 广汉中学实验学校 凌明川、秦彬、蒋玉国、刘健、向东霞、龙秀杰 二等奖
78 “1+4”城乡教育联盟实践 绵竹市紫岩小学、绵竹市齐天学校 谭克、尹顺华、张华、付润章、张杰先、余海燕 二等奖
79 农村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与应用 罗江县第一幼儿园 罗莉、刘利萍、谢丽琼、王飞、王艳 二等奖
80 智慧的阅读教学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 寗洪、龚如君、严金录、文宏、刘芸、周俐 二等奖
81 农村高中四维指导体系建构的实践研究 四川省江油中学 董军、龙梅、田林、王秀枝、李正泽、张玉兰 二等奖
82 供给侧改革引领下的“产教互动,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 吴小平、邓仕川、王杰光、魏元春、侯永波、兰虎 二等奖
83 园本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策略 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幼儿园 曾玉玲、喻淋、王秦、孙艳、杜晓梅、李芙蓉 二等奖
84 小学经典阅读校本课程 苍溪县陵江镇第一小学校 蹇可平、陈利华、罗万兵、曾妍、杜娟、石天清 二等奖
85 基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农村小学科技教育校本活动课程及实施策略 旺苍县东河小学 黄先友、陈旭、任玉霞、黄燕、何凤玲、何玉梅 二等奖
86 魅力课堂教学策略 广元外国语学校 陈玉培、陈大向、宋大均、陈东海、张仕频、苟满园 二等奖
87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互联网+校本教研”运行机制 广元市实验小学校 余义敏、杨振东、杨雄、胡玉蓉、卢艳华、严建国 二等奖
88 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船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何旭、黄鑫、单光宇、殷红斌、刘平、蒋松柏 二等奖
89 社区教育促进社会治理创新 内江广播电视大学威远分校(威远县社区学院) 刘纬度、乔兴媚、缪杨红、陈伯康、周小利、杨帆 二等奖
90 激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实践研究 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 刘能、李孝成、彭晓金、甘长青、游太空 二等奖
91 中等职业学校“五L”办学模式 夹江县云吟职业中学校 袁池、吕大章、万长胜、罗建英、李雪梅 二等奖
92 中学地理图像课堂教学策略 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学涛、雷刚、虞开宏、敖晓玲、皮娟、蔡雪梅 二等奖
93 小学体育课程校本实施策略 乐山市外国语小学 周大林、梁志雄、徐坜坪、郑盼、古超、齐虹宇 二等奖
94 “四步课堂”模式建构及应用策略 四川营山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罗明俊、廖聪毅、张云彤、李敏、梁澍刚 二等奖
95 幼儿园节日亲子教育活动“五活五式”实施体系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幼儿园 邓晓辉、李朝霞、李海鹰、尹红、何俐君 二等奖
96 城市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南充市五星小学校 蒋鸿荣、任红梅、薛强华、姚颖、谢飞鹏、蒋涵 二等奖
97 名师引领下的教师合作研修“三元生态发展”模式 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学校 罗琼英、高登胜、张长会、敬思健、何其明、肖姗 二等奖
98 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双环”策略 四川省西充中学 杨明、杜成永、韩敏、蒲小川、冯长霖、王治飞 二等奖
99 区角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南充市莲池幼儿园 胡伶俐、杜玲、于丽、舒娜、杨英、姚玉波 二等奖
100 基于生活经验重构的小学生“三步九环”教学策略 南充市高坪第七小学 易鹏程、杨光、文进、杨虎、唐新梅、汪映言 二等奖
101 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自主�快乐教育”模式 西充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蒲福元、范珂俊、杜长忠、王永标、何光艳、王爱群 二等奖
102 乡土美术资源课程化的路径与策略 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 席筠梅、李明俊、李刚、张炳俊、刘天珍、杨小清 二等奖
103 以“双向定位+分层发展”为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技能自主发展的模式 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赖莉辉、张霞、胡洁、向文利、王世强、岳雷波 二等奖
104 云教学平台支撑下的以学为本学科教学转型建构策略 洪雅中学 陈大伟、彭长继、彭远超、李菲、梁显玉、张杰 二等奖
105 基于教学主题的学校教科研整合策略 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 黄永建、高和昌、王志明、朱和艳、李晓红、叶志强 二等奖
106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校共育策略 彭山区鹏利小学 田江、李杰、刘晓燕、杨敏、秦永明、张奇成 二等奖
107 家园配合的幼小衔接策略 眉山市第一幼儿园 兰志英、刘瑶、朱艳丽、姜洁、王蛟 二等奖
108 学校安全文化的区域构建策略 翠屏区教育局 黄耀学、谢明超、唐元毅、高泽平、谢光熙、刘川 二等奖
109 痕迹积极回望教育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宜宾市人民路小学 徐卫、陈刚、何富强、黄黎明、黄敏、文菊 二等奖
110 普高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郭青初、翟信旗、黄绪富、程帆、郭科玺、陈柬 二等奖
111 分层提高普通高中生英语读写能力的合作学习模式 宜宾市第三中学校 邹乘德、袁英淑、张静、邹英、龚旭、邓晓秋 二等奖
112 构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张宗金、易培华、袁勋伟、邓方钦、曾祥兵、杨春 二等奖
113 职高聋生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 宜宾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志强、于廷游、彭熹、刘放、任艳川、张惠琼 二等奖
114 县域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建设与应用 宜宾市教育信息化指导中心 吴小红、虞强、刘斌、宋小静、庞博、吴霜 二等奖
115 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园本课程 宜宾市打金街幼儿园 张金莉、李燕、赵红林、史冰梅、汪炜 二等奖
116 自主性游戏中幼儿生命能量的实践性识别及支持平台 宜宾市市级机关幼儿园 邹晓敏、谢鑫、林涛、曾珂、蒋元元、郭静 二等奖
117 农村中学开展校园足球的实践研究 四川省邻水中学 任继雄、冯永良、刘锡彬、肖艳芳、邹大平、冯稚宏 二等奖
118 新课程下农村学生初中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探究 岳池县杜家小学、岳池县教研室 陈锡林、尹克诚、兰良文、曹春蓉、王筱慧、陈国彬 二等奖
119 “问题主线,学议讲练”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四川省邻水金鼎实验学校 张瑞兴、邓宏、毛遂、王惠、陈建军、张伟 二等奖
120 中小学语文体验阅读教学研究 达州市宣汉县中小学教育研究室、四川省宣汉中学初中部、达州市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 章云格、李军、刘锋、罗鑫尤、张暇、袁中学 二等奖
121 农村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管理策略 达州市开江县任市中学 陈小平、刘海洋、邓秀君、岳丁畅、李开忠、张小波 二等奖
122 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达州市通川区第七小学校 冯正东、熊姿、杨进、李家峰、吴伟、陈晓瑞 二等奖
123 区域联动下的小学语文“自主乐学”课堂教学策略 达州市大竹县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室 贺天然、胡忠诚、阳家洪、邱东、廖保碧、毛丁波 二等奖
124 基于区域微学校的联片教研运行策略 通江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杨怀通、张远莲、张进华、赵志、向勇 二等奖
125 农村中小学干部培训“问题中心•自主生成”策略 四川省安岳教师进修学校、安岳县教育局 戴长志、罗本志、王明金、康宁钦、曾恕林、罗家 二等奖
126 人之初 序相行——家园共育幼儿秩序行为课程体系 资阳晨风天勤车城幼儿园 朱彬、李燕、陶萍、王丽、付莉、黄秀 二等奖
127 遵从天性,归于自然——家园共建幼儿亲自然活动 雁江区第一幼儿园 李晓路、荣清丽、冷静、李红英、于宏 二等奖
128 普通中学基于自主的“三个2+”课堂教学 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陈绍奇、唐凡、廖颖、黎甜、张琴、赵军 二等奖
129 高中男生阳刚品质培养策略 四川省安岳中学 刘永辉、李平、陈朝伦、高峰、吕万斌、吴荣 二等奖
130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试卷“自主式”讲评策略 安岳县教育局教研室 匡志军、李林、杨莉、唐开兵、王世明、冉世平 二等奖
131 幼儿园幼儿礼仪品格养成的教育策略 凉山彝族自治州州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彭芳、胡红、韩红、石琴、林悦、杨文娟 二等奖
132 小学阶梯式个性化作文训练 凉山州西昌市第二小学 朱学琼、沈光虎、余建春、朱育先、刘芳、王香 二等奖
133 凉山民族地区自由迁居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凉山州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代义、罗荣、陈望、赵捷、吴斌、何志勇 二等奖
134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七中初中学校 陈辉、张力生、叶德元、黄天华、陈子斌、潘树林 二等奖
135 基于协同创新的区域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实践与探索 四川师范大学 李志全、张姝、王亚军、张华 二等奖
136 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与学习评价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 陶旭泉、辜晓平、罗方鼎、王大根、李力加 二等奖
137 化学课堂教学“导动达”策略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校 樊敏、宁顺德、彭蜀晋、徐本淳、李培祥、李思盛 二等奖
138 “完整儿童”视野下幼儿园户外运动开展模式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卢永平、杨桂芬、龚文秀、郭姗、徐英、龚海婷 二等奖
139 小学财商课程开发与实施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黄伟、刘燕、柳舒、游文秀、蔡敏洁、杨紫伶 二等奖
140 基于数学实验提升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西充中学 程国忠、汤强、李光俊、李红梅、高明、王芳 二等奖
141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中和小学和美教育范例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 邓达、邹泽君、刘勇、魏梅、刘颖、傅德智 二等奖
142 少先队员“三信一体”教育策略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 晏祥辉、向尧、马晓蓉、张云爱、尹洪、兰明希 二等奖
143 “文、理、艺、科、教”综合应用型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实践研究 内江师范学院 龙海霞、苟远萍、林海亮、顾建德、刘秦、张礼强 二等奖
144 西南地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共建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推广 绵阳师范学院、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广安市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张先华、巩建华、雷忠、钟乐江 二等奖
145 财商素养校本课的开设与实践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市英中财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外国语学校 方媛、尹宇明、龚智发、刘宸东、冯森林、徐蜜 二等奖
146 大数据时代的极课教育创新研究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极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董洪丹、孙锋、郭斌、吴中林、左凌慧、李卫 二等奖
147 掌握学习中的积极教育策略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 周林、毛凤鸣、林琳、闫瑾、胡伟、杨红 二等奖
148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地图素养培养及评价研究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上东小学 冯忠跃、刘咏梅、蒋伯瀚、张周、王骆丹 二等奖
149 基于学生视角的生物学重要概念构建策略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愉鑫、石建、赵广宇、洪剑、王威、张莉 二等奖
150 适应产业需求的四川省中职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商务学校、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尹毅、张巍、彭斌莎、唐学军、龙天才、卢启衡 二等奖
(三等奖150项,排名不分先后)
151 基于多元学习的区域性高效课堂教学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文群、朱远平、王富英、郑大明、李明隆、黄诚 三等奖
152 “3C”知识分类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转化运用 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小学、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 陈昌伦、陈祖惠、黄伟、邵玮、蒋婕、刘杰 三等奖
153 基于国际合作项目的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实践研究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廖德斌、马雄、廖野平、陈玉、刘勇、李杰 三等奖
154 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涯启蒙教育路径与实践策略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 朱祥勇、李俊、干建容、谢红、何艾疏 三等奖
155 “成就学堂”的教学路径及其策略体系 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刘启平、高汉宁、喻昌学、苏晗、陈晓葵、杨薪意 三等奖
156 普通高中生学业规划指导的德育策略 简阳市阳安中学 李登怀、罗忠秀、张敏、朱永昌、刘清华、李勇 三等奖
157 普通高中学术性拔尖人才成长的创新机制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 刘旭东、李凤萍、王向阳、李大勤、雷萍、刘汉斌 三等奖
158 大分层•小分类•个别化 提升高中生学习力的差异教学实践策略 成都市田家炳中学 胡文武、张岚、孙阳菊、张颖、谢玉平、董玉平 三等奖
159 中小学教师混合式主题研训模式及其实施策略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易立铁、程弟松、吴宏燕、杨光辉、李军、袁玉玲 三等奖
160 培养爱国情感 磨练意志品质——少年军校特色课程文化的建设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 任俊、杨金增、韩波、李先勇、杨华 三等奖
161 中职学校生命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 廖承兰、但家明、张毅、李文峰、高攀、刘巍 三等奖
162 机械加工类专业跟单式生产性实训模式 成都市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李育康、邓南虎、刘绪华、朱祥根、谭其龙、曾重荣 三等奖
163 区域联动主题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整体运行策略 自贡市自流井区教育局 张莉、代朝军、陆林、申冬梅、刘洋、廖洁 三等奖
164 高中化学实验四课五步多元化利用信息化资源的教学策略 四川省富顺县城关中学、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程松、余红、黄承联、聂晓枫、鲍正荣、马平 三等奖
165 提高农村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四川省富顺县永年中学校 魏寿容、宋旭东、刘祖平、江春、韩学平、程芝礼 三等奖
166 聋童“三级支持”学校适应性教育实践 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 彭忠美、罗春辉、姜小梅、何成霞 三等奖
167 里泼彝族“谈经古乐”的学习传承与地方文化建设互动式发展实践 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中心学校、攀枝花市仁和区教师进修学校、攀枝花市仁和区教育体育局 刘其祥、张茂丽、起学敏、张兵、陈彬、起学娟 三等奖
168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活基地资源开发利用及实践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中心学校 纳思伟、钱剑、周瑛、何勇、周云翠、田应芳 三等奖
169 基于立德树人的中职生多元动态评价实践 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 范小红、马方军、焦民权、傅梅、肖华彬、罗达国 三等奖
170 幼儿“参与式”安全教育实践研究 攀钢集团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幼儿教育中心大渡口双语幼儿园 邵洪文、杨慧萍、罗小琼、杨佳珍、郑兰、唐敏 三等奖
171 民族地区县域内大教研实践 米易县教育局教研室 刘国、潘建明、王发成、汪建、何德华、李义鑫 三等奖
172 市域普通高中大教研格局建构策略 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巫道祥、黄先华、贾雪枫、潘盛明、郑凤渊、刘旭相 三等奖
173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整体推进策略 泸州市龙马潭区教师进修学校、泸州市龙马潭区玉带河学校 王志勇、程洪军、陈丽娟、李春、施鸿丽、王霓 三等奖
174 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策略 泸县第二中学 张连奇、黄在祥、唐菊邦、唐远琼、叶绿、唐莉莉 三等奖
175 重度、多重残障儿童送教上门课程 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胡启军、宾莎、刘永莉、刘艳、马浩雪、李易刚 三等奖
176 提升农村中学生综合学力的课堂教学实践 纳溪中学校 邱生强、温国富、熊俊峰、董建华、杨开由、戴明勇 三等奖
177 中西部农村镇域性同步教学 纳溪区护国镇中心小学校 黄河、卢维玉、李镜、罗建平、罗正会、张岸清 三等奖
178 中学化学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体民、马红艳、李雄凡、钟兴华、张远海、李东 三等奖
179 区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探索 德阳市教育局 王泽源、蒋光明、汪朝金、周久华 三等奖
180 农村学校交互循环课堂 中江县兴隆镇中心学校 蒋良松、潘红星、王金仕、张勇、刘松、刘乔 三等奖
181 小学数学课堂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实践研究 什邡市实验小学 周建、江楠、刘昌敏、高莉、杨海燕、邹华 三等奖
182 区域性推进教学管理公开课的实践研究 绵阳市安州区教育和体育局 张旭辉、巩映奎、唐林、刘文菊、赵秀珍、郭璠 三等奖
183 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级联动”团队研修实践研究 绵阳市涪城区教育研究室 魏先和、朱玉宏、谢云、刘雄飞、邓剑、胥小芸 三等奖
184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模式建构的实践研究 绵阳市机关幼儿园 冯萍、丁静娴、孙平、张碧玉、陈红 三等奖
185 选择性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 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 任宏烈、蒲彩军、蒋真理、刘富春、黄齐珍 三等奖
186 “菜单式观察解释”教研技术实践研究 绵阳市涪城区教工幼儿园 熊华、郑静、许芳、夏凌、张桦 三等奖
187 《听力障碍学生花棍健身操》的创编与实践研究 绵阳市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蔡丽、郑白琴、向为东、陈艳、刘玲、张庆玖 三等奖
188 以“书是甜的”为核心理念的小学书香文化体系 苍溪县陵江小学校 周和平、袁丽、杨家凯、郭书元、邓家勇、罗以培 三等奖
189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微创新策略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锡安、袁仕伦、赵开新、张宏、李芹、魏小然 三等奖
190 核心办学理念引领下的师生行为文化建设方案 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 雷莉、闵正德、郝汉坪、徐荣嵘、欧芮岐、杨媛 三等奖
191 乡土教育元素融入农村小学文化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苍溪县元坝镇中心小学校 罗毅、侯泽全、田长菊、杨玲华、马明辉、孟国金 三等奖
192 城乡结合部幼儿教育中隔代教育问题及对策 剑阁县普安幼儿园 刘晏、刘建容、杨晓庆、陈倩、杨超、杨剑蓉 三等奖
193 农村初中三级单元导学学科有效教学模式 四川省剑阁县剑门中学 黄金富、贾国荣、何俊平、肖剑军、王斌、李金红 三等奖
194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实践课程整合策略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金昌福、杨忠诚、李发武、邓国伟、曹仕辉、王平 三等奖
195 贫困山区农村普通高中自主学习指导策略 青川中学 李生波、顾平、朱有光、邱正权、王玉贵、王勇 三等奖
196 农村幼儿园基于本土资源的区域活动创新策略 青川乔庄幼儿园 廖长霞、李剑华、马文英、母怀蓉、陈玉霞、彭洁 三等奖
197 农村普通高中美术模块教学的实施策略 苍溪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张斌、杨震、祖金祥、向强、余建波 三等奖
198 农村学校预防重点留守儿童群体违法犯罪的实践研究 蓬溪大石桥初中 粱富强、邓仲懿、陈长奎、李琳、李晓慧、王小平 三等奖
199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三重六环”课堂模式构建的研究 大英中学 徐如坤、李隆全、蒋爱民、李雪莲、曹俊林、陈如荣 三等奖
200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与实践 射洪县教体局学前小教办 黄山、陈方琴、杨俊熙、罗杰、任春艳、杨英 三等奖
201 提高实效性德育生态系列 内江市教育局 鲁英杰、刘明清、罗聪、吴煜、熊洁莉 三等奖
202 师幼共构玩教具与运用 内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资中县重龙镇第二幼儿园 赵群英、李敏华、朱立新、谢慧、陈娅 三等奖
203 中学生物“活动元”教学模式 内江市第一中学、内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钟玉辉、吴运霞、程从军、吕长久、李国容 三等奖
204 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丰富幼儿体育活动的策略 隆昌市石碾镇中心幼儿园、隆昌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唐廷秀、杨梅、但李娟、邓莉、秦小杰 三等奖
205 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资中县水南镇中心学校 叶俊英、蓝士成、刘兰、马玲、李毓敏 三等奖
206 教师应对“生成性问题”的教学策略 内江市第二小校 刘亚丽、李东强、刘万英、马莉、程武军 三等奖
207 智障学生的主体性培育 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吴用、杨琼、辜翠英、郭立丹、曾宏 三等奖
208 普特共校中“普特生”双向接纳策略 犍为县玉津镇中心小学 车国法、魏淑琼、张小波、周世兵、陈克琼 三等奖
209 普高生负向社会认知暨学校干预策略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廖大琴、王慧明、燕路遥、唐建军、李能、童志平 三等奖
210 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多元素质发展实施策略 犍为县机关幼儿园 杨海艳、谢超、陈春燕、刘姗、景志、余岚 三等奖
211 汉班级环境下彝族小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 峨边彝族自治县城区第二小学 王艳容、宋涛、李春林、曾晓岚、何国华 三等奖
212 基于初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学课堂模式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张学勤、代淑琼、毛宏、毛建均、姚永军、刘宪刚 三等奖
213 区域推进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西充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 蒲道林、李昌宝、谢洪麟、黄文周、阳仁晏、张明 三等奖
214 幼儿“五爱”教育园本课程 南充市顺庆实验幼儿园 陈彬、蒲世清、张琰、吴洁玉、杨娟、田凤花 三等奖
215 区域推进学区联盟管控机制创新 高坪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龙红林、谢德平、相国伟、蒲明强、姚彩霞、姜中华 三等奖
216 课堂教学核心能力优化策略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 李黎明、范怀兵、范爱筠、马大平、黄萍、蒋晓英 三等奖
217 实施“三善”校本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品牌 南充市仪陇县宏德小学校 熊英、张昌敏、王培文、罗松林、王雪梅、杜莉 三等奖
218 幼儿生命启蒙教育“5335”课程体系 营山县机关幼儿园、成都学院 肖凤碧、王雨露、杜琳、马瀚、唐红军、王岚 三等奖
219 “金口才”教育品牌塑造方案 南部县老鸦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孙守学、李小彬、文方全、熊华琼、李庆、严谨 三等奖
220 初中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四川省蓬安县金甲初级中学 李秀文、雍建平、夏建东、徐全波、张佑民、何建平 三等奖
221 西部山区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策略 蓬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朱锐、张兴鹏、蒋伟、陈宏伟、李敏、刘太荣 三等奖
222 “三陈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南部县大桥镇小学 衡立锋、陈晓华、袁茂、罗明伟、徐朝东、李俊才 三等奖
223 区域学校文化建设引领策略 东坡区教育体育局 杜贵林、赵飞宇、兰剑、殷大祥、杨光福、孟中华 三等奖
224 区域性数字化教学的推进与管理策略 眉山市教育体育局 郭子明、谢宏、胡开勇、贾文清、彭晓明、张自力 三等奖
225 真爱为本的特殊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式 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 刘明才、邓勇、胡学铭、颜志霞、陈黎鹏、孙江云 三等奖
226 基于人才定制的校企共育中职育人模式 眉山电子职业技术学校 吴太明、王平、费松涛、刘燕忠 三等奖
227 创新运用乡土资源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洪雅县实验小学 朱开华、杨泽方、黄德琴、余大方、赵小容、谢蓉 三等奖
228 内陆小学海洋意识教育策略 青神县学道街小学 张泽军、欧建、余述全、高显俊、梁文静、罗丽琴 三等奖
229 对农村初中生实施心理援助的校本策略 丹棱县第二中学校 黄光兵、李琴、罗雪梅、陈四新、邱凯霞 三等奖
230 基于全面贯彻高中教育改革精神的综合高中办学模式 彭山区第一中学 王洪伟、刘岷江、李永祥、杨静、魏中权 三等奖
231 应用元认知突破初中化学学习难点的策略 翠屏区沙坪初级中学校 谢开芬、钟少军、唐云宾、幸林、王友智、黄春 三等奖
232 提升幼儿文学感知力的表演游戏课程 宜宾市青年街幼儿园 周晓容、杨燕、秦丽菲、刘巧莉、代葳、张文霞 三等奖
233 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培养幼儿爱家乡情感的实践研究 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任思惠、肖春红、何学军、文可法、成艳 三等奖
234 区域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四课同创”实践研究 广安市武胜县教科体局 唐勇、汤继光、何鸿、仲容昌、张凤、唐君 三等奖
235 农村小学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邻水县鼎屏镇第四小学 林正华、任宗成、王玲、陈志明、谢金利、张莉萍 三等奖
236 以生态教研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 华蓥市教研室、华蓥市古桥初中 卿彪、谢惠珍、王妍、向勇、李小琴 三等奖
237 “三三九”人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 广安实验学校 杨秀成、胡孔银、宋勇光、刘琪、雷江、杨新春 三等奖
238 依托省级示范园引领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邻水县机关幼儿园、邻水县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谢萍、贺雄英、何涌涛、张春霞、朱宏、秦洪坤 三等奖
239 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实践研究 广安市武胜县沿口镇第一幼儿园 谭华、周静、莫芮、张小红、李敏 三等奖
240 “行知合一思想”主导下的小学法治教育探索与实践 达州市通川区实验小学、四川文理学院 胡逐云、叶怀凡、曹仕强、黄虹、周伟、朱国建 三等奖
241 利用社区资源优化幼儿活动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达州市宣汉县示范幼儿园 刘静、唐全芳、康卫蜀、王晓燕、牟晓君、胡霖芳 三等奖
242 基于“校地合作”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大策略” 达州市通川区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达州市通川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云贵、牟必芳、吕文美、袁玲、赵代琴、黎波 三等奖
243 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素读”的校本实践 达州市通川区金山小学校 黄克涛、卢兰平、陈在安、何渠华、赵虎、郑力 三等奖
244 初中数学课堂溯源教学实践研究 四川省大竹中学 唐俊才、赵娟、陈万富、龙乾英 三等奖
245 山区中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对问题学生进行辅助干预研究 四川省万源中学、万源市中小学教研室 张忠祥、张国锋、华天成、江昌涛、张兰兰、申东成 三等奖
246 地震灾区县域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培训课程构建——以雨城区为例 雅安市雨城区教育局教师师培中心 袁宁、韩世平、赵重林、罗之兵、苏莉、孙亦兵 三等奖
247 基于课程建设的普通中学创新教育实践 四川省雅安中学 叶玲、杨乐艺、程明、王云刚、姜岸、李永安 三等奖
248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国学经典诵读策略 平昌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李红英、胡芳、胡骑、邓煜、谢华东、王海英 三等奖
249 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建构策略 南江县集州幼儿园 鲜艳、贺莲、王虹、岳欢、陈晓娇、袁艳 三等奖
250 3D虚拟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巴中市第二中学 黄鸫、王怀杰、黄瑞、杨帆、何英、王辉 三等奖
251 小学语文教材内外结合的群文编组策略 平昌县思源实验学校 刘北平、胥必春、孙春娥、吴艳、杨希俊、王松 三等奖
252 巴蜀民间体育项目挖掘与运用的实践研究 南江县南江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黄明臣、苏碧佳、杨顺理、蒲东方、尹建宗 三等奖
253 活动中体验 生活中尽责 实践中担当——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责任感培养策略 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 刘国华、钟丽萍、罗艳容、崔高云、虞玲、许显坤 三等奖
254 三位一体 区域推进 促进镇乡中心幼儿园自主发展——区域推进镇乡中心幼儿园建设策略 雁江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代燕、邹美英、邱毅、李珍、苏泽良、杨俊斌 三等奖
255 农村小学“活动•体验•育人”书法教育策略 乐至县希望小学 刘继彪、熊素兰、杨盛目、李超群、罗勇、杨文强 三等奖
256 回归幼儿游戏本真的组织策略 乐至县幼儿园 何义英、张莲、王丽、周美英、杨倩 三等奖
257 传播农业科技 助力精准扶贫——农村职中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策略 四川省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安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孟英君、刘向东、杨秀雄、安崇敬、谢洪伟、罗洪永 三等奖
258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浸润�体验”式的法制教育体系 雁江区第一小学、雁江区第七小学 刘家胜、赖晓英、罗敏、苏孝奎、赵勇、尹杰 三等奖
259 农村小学大课堂育人策略 雁江区伍隍镇中心小学 袁伟、谭顺光、王辉勇、周胜、熊光绵 三等奖
260 浸润有策 育人无痕——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农村高中学科德育策略 乐至县吴仲良中学 刘仕兵、李玉军、罗大成、颜邦辉、陈立、刘波 三等奖
261 小学群文阅读“1231”教学体系 安岳县岳阳镇东方红小学 王福仁、肖光烈、张志红、郭晓平、韩天永 三等奖
262 用群文阅读方式培养民族杂居区留守儿童阅读和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小学 何敏、冯波、雍大娥、彭蓉、杨雪彦、蒋昌玉 三等奖
263 嘉绒藏区家庭辅导薄弱学生语文预习指导研究 阿坝州理县下孟小学 陈蓉仙、李军、王琼、马琼红、黄晓平、朱品治 三等奖
264 本土民族文化引入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研究 阿坝州松潘县城关幼儿园 郭光玉、杜瑛、向娟、王丹丹、龙永芳 三等奖
265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甘孜州康定市民族小学 薛万琼、陶渝江、刘昌红、李杰、唐莉、徐莉 三等奖
266 丹巴嘉绒文化地方课程开发 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教育体育局、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 拉尔吾加、唐皓、邹昌淑、邓乃斌、罗教卫、陈炜 三等奖
267 民族地区小学云班教学效果研究 康定市教育体育局 蒋志奎、向合君、朱保芬、张琳苹、金树强、郑景平 三等奖
268 彝区儿童人文化美术教育的路径 凉山州州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鲁华、邱敏、杨志坷、吴梅、周燕、刘颖 三等奖
269 利用民间童谣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凉山州宁南县机关幼儿园、凉山州宁南县第二幼儿园 保露、刘晓丹、向文宇、邓红香、杨春燕 三等奖
270 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 凉山州会东县鲹鱼河镇中心校 刘金莲、罗玉存、朱显菊、李刚慧、李玉莲 三等奖
271 彝族聚居区生本教育推进策略 凉山州昭觉县教科局 吉色方森、杨琼、朱朝明、余海霞、王小红、罗斌 三等奖
272 协同推进中小学审美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 祁晓玲、毕剑、杨洋、何莹雪、曹艺、叶帆 三等奖
273 三方协同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和文化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峨眉二中 张红、李昌勇、幸世强、邱毅、王贤华、朱世辉 三等奖
274 建设优质化学教学资源 提升中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 四川师范大学 冉鸣、黄萍、伍晓春、陈星勇、李权、黄红梅 三等奖
275 基于《百变拼音卡》的汉语拼音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四川师范大学、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翔、李耘、张焱 三等奖
276 中学生物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实践探究 四川师范大学 李维、王一丁、张小勇、葛方兰、徐作英 三等奖
277 中学“人生幸福”课程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石室天府中学 唐宇、李萍、唐志哲、何璇、刘科、梁文海 三等奖
278 基于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 冯光伟、欧阳明、唐渊、杜永红、杨勇、杨登峰 三等奖
279 服务基础教育高层次师资需求,构建未来卓越中学教师(教育硕士)协同培养机制 西华师范大学、南充高级中学 刁永锋、康健、涂刚、陈勇、范曾丽、余璐 三等奖
280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创新 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市双流区教育局 兰小刚、陈勇、任维义、陈太红 三等奖
281 中学政治教师师范能力职前合作培养“135”模式探索 西华师范大学、南充一中、龙门中学 罗开文、范华岭、高青兰、王辉、黄树 三等奖
282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优化路径研究 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市白塔中学 刘燚、任胜俊、郭丽君、张闫宗、石建平、梅玻 三等奖
283 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1+N模式 西华师范大学 李友平、唐娅、廖运文、黎云祥、杨艳、朱晓华 三等奖
284 中学数学阅读教学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 李兴贵、辜世强、张平福、顾良有、文飞翔、黄祥勇 三等奖
285 以“智慧教育联盟”推进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师范银都小学 任迎虹、周鑫燚、唐瓷、李霄羽、文莉、钱小华 三等奖
286 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学传统文化校本德育课程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校 孙康、杨其勇、唐应树、何汝兵、李彦康、袁成 三等奖
287 基于标准的小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素质评价工具研究 成都学院 魏平、刘晓萍、张蓉、杨尚薇、张志超、王鹏飞 三等奖
288 西部农村小学实施英语新课标的语言生态环境构建研究与实践 乐山师范学院、乐山市市中区临江姚基金希望学校 江世勇、王柯芦、袁思扬、彭吉东、胡秋芳 三等奖
289 中职英语教师有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乐山师范学院 邓道宣、赖蓉莎、黄黎、欧阳前春、黄建华、曾雅涵 三等奖
290 中职本科一体化培养旅游类职教师资实践研究 乐山师范学院、眉山、乐山、资阳三市区域职业教育联盟 郑元同、邱云志、方海川、吴克宁、王小龙、马力强 三等奖
291 中小学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绵阳师范学院、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王海滨、胡进耀、谭小宏、侯小兵、刘雷、何春燕 三等奖
292 地方高师院校校地、校政、校校合作“3245”教师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绵阳师范学院 蒋平、王正惠、任俊、谭军、艾虹、王甫 三等奖
293 四川藏区“9+3”护理专业学生的“三化教育”策略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省卫生学校 姚永萍、白洁、刘萍、贺生、刘琴蓉、黄萍 三等奖
294 基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分类分层、知行合一、双线并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王永莲、周萍、刘新江、黄仕利、杨萍、何陶华 三等奖
295 多元文化视野下四川“9+3”学校教育改革研究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曾宁波、廖大凯、卢德生、周承琼、胡进雨、黄鑫 三等奖
296 高中地理有效问题教学策略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 张白峡、刘光文、陈文、杨海波、肖祥忠、张菊 三等奖
297 四川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中实验创新的实践研究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青春、周昌鲜、赵友明、李勇强、张生文、袁令民 三等奖
298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器乐学习的策略体系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徐伟、汪桂琼、何吟婷、黄梅、万里燕、谭国庆 三等奖
299 小学仪式教育课程体系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刘怀明、伍建清、宾亚君、匡宗俊、张一鸣、刘若星 三等奖
300 现代学徒制“三纵五横”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四川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黄英杰、张兴华、刘飞、韦生键、雷达勇 三等奖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