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学科教研>德育心理>详细内容

德育心理

雨城区扎实推进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来源:教育厅网站 发布时间:2016-05-05 09:48:42 浏览次数: 【字体:

雨城区扎实推进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加强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雨城区教育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实,积极构建留守儿童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雨城区教育局充分认识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及时调整充实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局领导、机关科室联系留守儿童学校制度,先后下发了《雨城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意见》《雅安市雨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学校教育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全面开展。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关爱氛围。各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演、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网络和广播,大力宣传关爱、尊重、支持、发展留守儿童等观念,利用雨城教育网、雨城电视台等媒介,宣传报道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以及学校开展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是推进队伍建设,健全保障机制。利用家长会、专题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和班主任队伍的业务培训;建立完善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等系列制度,建立完善关爱留守儿童激励和评价机制,定期评比表彰业绩突出的班主任及学科老师等,将教育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分别纳入对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和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入学权益。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科学规划校点和寄宿制学校,努力改善乡镇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优先保证农村适龄留守儿童就读。为同父母一方进城务工的单亲留守儿童积极创造就读条件,近几年来,统筹协调雨城区六小、雨城区二中解决了共349名留守儿童就读。

五是分类建立专档,注重家校联系。各校认真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分父母双方外出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儿童、随祖父母生活留守儿童等“六类”建立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并对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卡,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六是实施结对帮扶,感受亲情关怀。一是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师生结对帮扶活动。教师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与留守儿童结对子,通过每天辅导帮扶对象作业一次、每周与帮扶对象谈心一次等形式的“五个一”活动,加强帮扶对象学习生活、思想情绪、行为习惯和成长需求的关注,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和物质支持,不少教师担当好了一名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的角色。二是组织开展“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为主题的同学之间结对帮扶活动。让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强与结对留守学生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三是构建以群团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关爱帮扶网络。团委、关工委及有关部门组织社团、“五老”志愿者及群众志愿者,牵手留守儿童,加大对留守儿童物质、思想的关心支持等。

七是完善阵地建设,搭建关爱平台。一是全区80%以上的乡镇学校建成了“留守儿童之家”,所有乡镇学校建立了“爱心书屋”,没有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的乡镇学校计划今年秋季开学前完成建设;二是全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坚持做好少年宫对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的开放和活动开展;三是多营中心校等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点,节假日开展的书画、舞蹈等培训,受到社会赞誉;四是率先在雨城区合江镇启动了“想家计划”,为每个留守儿童在家开通亲情视频电话;五是利用学校心理辅导室,安排专人经常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八是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关爱合力。一是学校定期和不定期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委托监护人等联系,构建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机制。二是加强与部门协作,构建关爱联动机制。按雨城区政府界定的对属于雨城区一类一级、二类二级、三类三级的留守儿童,学校加强同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等配合,确保留守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等失学;区教育局会同雨城区关工委、区团委等开展关爱贫困留守儿童“暖冬行动”、留守儿童书法绘画技能培训班、“感恩励志、爱我家乡,放飞梦想”暑期留守儿童夏令营、“寻找帮扶灾区优秀留守儿童”爱心助学公益活动、消除校园周边黑网吧等,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公安、食药监、司法等部门,加强了留守儿童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毒品预防、防溺水以及法制教育等,确保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雨城区教育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