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学科教研>普通高中>详细内容

普通高中

以明既往,测方来也——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网络教研活动简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6 09:53:5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 11 11 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网络教研高中语文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会 成功举办 。本次 网络教研由 四川省高中语文教研员段增勇老师 担任学术 主持, 成都市锦江区教科院 易晓 名师工作室团队承担教学示范与说课交流、讲座指导等任务。会议 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教学落地实践 主要议题 对《乡土中国》的教学价值、实施课型、指导策略等进行了探索。

 

 

 
 

 

 

增勇老师致开场词,并简要说明教研活动环节及其重要意义。随后,陆续展开了各个研讨环节:第一环节为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朱虹执教的观摩课《别样的乡土滋味》;第二环节为说课沙龙,由朱虹老师和成都市第十七中学张华老师、四川师大附中岳湘溢老师从不同角度就“乡土性”进行教学设计解说;第三环节为教学策略专题讲座,由四川师大附中赵琳主讲;最后将由易晓老师和宜宾市教研员韩舟银老师进行点评。

 

 

 
 

 

 

第一环节  朱虹执教《别样的乡土滋味》

本节课定位为《乡土中国边城关联阅读,力求通过学术文本和小说文本之间的关联实现《乡土中国》的转化运用。主要有三个学习任务:1.你从《边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乡土社会?通过分享学生的前置作业引出对《乡土中国》里乡土性思考和探讨。2.梳理乡土本色》《男女有别》《血缘与地缘三章中核心概念,探究乡土的内涵。教学时与《边城》相互佐证和启发,学生的表达有理有据,老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带着学生在思辨中走向对学术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转化性认知3.结合乡土性的丰厚意蕴改写前置作业,从社会学角度深化对《边城》乡土社会的理解本节课学生的改写作业看,关联阅读后学生能联想到相关作品《乌合之众》,引发新的思考。老师在总结时能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乡土中国》的现实意义,引对我们所熟悉的世界的文化回视和反省。

第二环节   朱虹、张华、岳湘溢说课分享

朱虹老师从设计意图、教学实施、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对自己的执教进了说课,指出“乡土性”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核心概念,本课意在解读“乡土性”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关联转化实现深度阅读。阐释了为何选择《乡土本色》《男女有别》《血缘与地缘》这三章和《边城》关联阅读:“乡土本色”里的熟人社会关联邻里之间,“血缘和地缘”里的血缘社会关联亲人之间,“男女有别”里的安稳社会关联男女之间。基于“乡土性”中社会关系和《边城》淳朴、有人情味的乡土社会发生关联。易晓老师指出这堂课看到了《乡土中国》《边城》之间互证。学生读《边城》时,从原初认知中感受了一个淳朴乡土社会;通过对《乡土中国》概念的理解,学生对《边城》可以实现更理性的新的认知,因而建立两本书之间的关联是有价值的。易晓老师特别强调,从最初的浮躁后来的欣喜产生一点思考,这节课也呈现了一个年轻教师的阅读成长过程,也许我们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这种探索是有意义的。

随后,24岁的年轻老师张华以《从土而来,向本而去——探索乡土本色为题目进行说课。本节课定位为《乡土中国》的母题阐释。张华老师阐述了对于“母题”的理解,指出母题是整个文本结构的潜在构成因素,也是文本研读重要的阅读视角。探索中国社会“何处来,何处去”是费孝通的写作目的,也是作品的行文线索。《乡土本色》一章中讲到“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作者用这句话阐明了我们的来处,同时也道出了未来社会的蓝图并不清晰的现状。因此,阅读本书要理解乡土中国的传统,了解我们的来处,同时应思考乡土社会该向何而去。张华老师还依据目录、重刊序言等文本进行了整本书教学的专题化、阶段化设计,并结合第一章《乡土本色》和教材文本《哦!香雪》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展示其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如下环节:调动经验,以方言引发学生的兴趣;筛选与勾画,理解“土气”的含义;印证与生发,思考“流弊”的影响;思辨与启发,探寻作出的改变;再说母题,指出应当向“本”而去。在具体教学开展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哦!香雪》台儿沟与乡土本色”的内在关联问题做思辨抓手,通过任务设计实现课堂驱动。通过深化学生对核心概念土气”的理解,使高中生能够立足当下,对乡土传统进行审视,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思辨。易晓老师认为本节课有如下特点,一是以母题阐释课为定位,为进行整本书阅读找到了一条关键线索;二是以方言设置情境导入环节很有亮点,张华老师关联自身的甘肃方言背景,将学生带入了生动活泼的情境;三是拓展环节中提到的问题很有启发性,“刘小样出走又归来,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但是好像又产生了变化。那么,你认为她的出走是有意义的吗?”学生能联系当下中国生态现状“出走”与“归来”提出自己的意见表达,“从土而来,向本而去”则回应了“何处来,何处去”的母题。理解自己的传统,才有文明之根;审视传统并有所生发,才找到了发展之本。

最后,是四川师大附中岳湘溢老师带来的《<乡土中国>的文字协奏曲——现代人的乡土基因 》说课。本节课的定位是议题探究课,岳老师从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阐述现代人的乡土基因这一议题的教学思考与实施她认为费孝通先生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为对象撰写了14篇文章,形成了一个对乡土社会阐述得比较充分的学术体系。这样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能仅仅局限在单篇文章的理解,必须要有整体意识,了解整本书阅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自己正在阅读的部分在整本书中的定位。依据整体规划原则,可设置四个议题。本节课则是第一个议题“现代人的乡土基因”的探究,文本资源为《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三章《乡土本色》是总论,落实了乡土社会的特点,而“乡土社会”的本色就是不流动的“熟人社会”。后续章节,即《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就是从文字发展规律的角度论述、说明中国乡土社会特征(熟人社会)并获得启发。本节课具体教学环节中,她注意帮助学生厘清概念,划分层次并建立文本间的关联,促进学生理解乡土基因的内涵和特质并能在历史语境下对乡土社会的转型和变化进行审视思考。易晓老师认为本节课注重从言语根性进行思辨引导,教师在说课中敏锐地注意到抛离一词,并能以此为要指出面对乡土传统时不能忽视的思辨态度。

本环节三位老师的说课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她们都聚焦“乡土性”进行创意设计,不同的教学定位以及设计思路为我们展示了《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和多样性,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探索可能性;青年教师从困惑到有一点思悟的过程,也呈现出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应有的认真态度和生长空间。

 

第三环节   赵琳老师专题讲座《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学策略》

赵琳老师结合四川师大附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经验,分享了以《明既往  测方来》为题的《乡土中国》教学策略她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回溯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和社会学的中国化等角度,提出社会学著作要实现语文学科化思考,进而以此确定《乡土中国》的教学价值。二是对乡土中国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分析,结合学生阅读实际原来如此依然如此未来如何”三个层面加以解说原来如此:把《乡土中国和语文学科知识关联,提出了学习的价值是增强文化视野、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依然如此:把乡土中国社会现实关联,提出了当下学习它的深层意义。未来如何:提出社会学研究就是一个人怎么社会里面做人的问题,在时代变局之中,思考社会问题解决的正确路径和国家民族未来的走向。三是思考如何将《乡土中国》学科化。提出要运用学科知识能力去理解,在理解中强化学科知识能力,在阅读中逐渐提高抽象辩证思维能力,强化学术类文本阅读能力。四是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强调整体布局、有机渗透,教材渗透、以教助读;考试渗透、以考促读;抓住契机、适时渗透等。强调抽象思维可视化,用心发现文本中运用比喻的观点表达;绘制思维导图,提炼概念并梳理;创设情境,理解转化等。赵琳老师同时指出这一过程中思维导图的绘制不宜过细,不可拘泥,重在思维流程的清晰、思维层次的明确。强调找准难点,高效突破如文本中的逻辑断点、隐含对话等,要突破知识经验的欠缺,防止阅读时的主观带入。强调群文思维的渗透,群文思维和任务群的互相渗透,指出要与文学作品互证,关联相关学术论著的阅读,与新教材思辨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结合。赵琳老师还特别介绍了四川师大附中《之间语文》公众号上的学生作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认识到教学价值的基础上,整体布局,多种渗透,创设情境,运用语文的阅读方法,理解《乡土中国》这部社会学著作,并将理解转化运用于现实生活、文字表达。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代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运用社会学眼光,“以明既往,测方来也”。

第四环节   易晓、段增勇老师点评总结

由于网络原因,宜宾市教研员韩舟银老师给我们留下了遗憾。易晓老师最后总结说,赵琳老师她们尝试着语文的方法去理解《乡土中国》这本社会学著作注重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建构学生整本书阅读经验;关注学生现实知识盲区学生困惑点就是老师着力注意理性的引导和对现实的思考启发学生理解和反思传统文化最后,段增勇老师充分肯定了易晓名师团队的实在努力、认真踏实和有针对性的研究,希望整本书阅读能推进阅读行为和思考探索的真实发生

 

 

 
 

 

 

次教研活动在段增勇老师和易晓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顺利完成,几位青年老师在真实阅读中思考、在深入思考中成长希望本次研讨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打开一扇窗户,四川高中语文人能在整本书阅读方面切实推进、努力践行,以育人理念指导,寓育于教,春风化雨,培育具有思辨精神,既知来处也晓去处的现代青年为己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