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学科教研>普通高中>详细内容

普通高中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

来源:绵阳南山中学 发布时间:2022-06-16 17:38:16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新 课 程 实 施 方 案

2022年5月修订

2022年秋四川省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为了统筹安排,全面实施,稳步推进,对我校新课程实施方案重新修订。

一、深刻理解课改精神,明确课改目标任务

根据学习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省市关于新课程实施的相关文件精神,对全国课改先行区进行调查分析,对实施新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进行总结归纳,学校应当完成八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实现这八个方面的转变,校将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这八个方面的转变。

(一)学校人才培养观

突出“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体现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和多样性,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观的转变。

(二)学校教育价值观

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教育部《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促进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三)学校课程体系实施

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课课程,按新高考设置满足学生“3+1+2”需要的课程实施体系,同时开设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发展。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体系稳步实施的转变。

(四)学校管理方式

构建与“三新”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重建班级管理、教学管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和质量监测等制度,特别是走班制教学管理制度的建构,促进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

(五)教师教学方式

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六)学生学习方式

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目的、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完善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七)学生评价方式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过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与高校录取“两依据、一参考”相适应的学分认定制度、考试成绩认定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及“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

(八)教师专业素质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创设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转变。

二、明确课程国家方案,执行课程设置要求

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是国家意志最为核心、最为根本的体现,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设置课程。

(一)学制和课时

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等)11周。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

学生通过18课时的科目内容学习可获得1学分,科目教学时间安排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每学年分两学期,学校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实际,部分学科按学段安排课程。

(二)开设科目与学分

1.国家课程及学分

学校将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有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等14个科目的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及学分见下表。

科目 必修学分 选择性必修学分 选择学分
语文 8 0-6 0-6
外语 8 0-6 0-6
数学 6 0-8 0-6
思想政治 6 0-6 0-4
历史 4 0-6 0-4
地理 4 0-6 0-4
物理 6 0-6 0-4
化学 4 0-6 0-4
生物学 4 0-6 0-4
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6 0-18 0-4
艺术(或音乐、美术) 6 0-18 0-4
体育与健康 12 0-18 0-4
综合实践活动 8    
劳动 6    
学分合计 88学分 ≧42学分 ≧18学分

2.校本课程及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心理健康及职业生涯教育(2分)

选择性课程:参照每一模块2分/18学时,计算学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

一是学科高端课程。模块有数理化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强基计划培训,新加坡项目培训;英语、语文、地理等能力大赛赛培训。

二是工程技术课程。模块有机器人、航模、视频编录、电脑制作、3D、科技创新等课程。

三是艺体特长课程。模块有体育运动方面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网球、游泳等;音乐制作方面的乐器、声乐、舞蹈、形体;美术方面的素描、书法、陶艺制作、服装制作。

四是劳动技能课程。模块有理化生实验活动、利用社会力量开设的电工、木工等通用技术实践活动等课程。

(三)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分认定

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不少于42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4学分。

学分认定办法按照《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新版未下达),修订《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学分认定办法》,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表现,终结性表现,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

三、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完善选课走班制度

(一)科学安排课程

学校将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规定的课时,严格按照科目设置和学分要求安排教学,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创新方式,以实现多方联动、资源共享,满足学生选课选考及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校学校参照《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指导表》(未下达),修正《四川省绵阳南山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计划》,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设计课程安排,必修内容按学期或学年设计,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上按模块设计,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体现学科内在逻辑。模块教学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外语选择英语为第一语种。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按“4+2”学分设计模块。艺术包括音乐与美术,按“3+3”学分设计模块。综合实践活动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二)严谨规范选课制

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因地制宜、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学生通过生涯课程学习和职业体验活动,家校结合广泛宣传动员,在家长学生充分理解“学业-专业-职业”关系基础上,结合《绵阳南山“高考选考科目”选择指南》,在高一上期结束时进行一次“高考选考科目”预选,高一年级下期结束时,进行“高考选考科目”正式选择。

用好学校的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修订《绵阳南山中学班级编排手册》,精心策划,仔细推敲,做好行政班编排、教学班编排、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教学资源使用等工作,特别要用好高一上期学生选考科目预选数据,完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

(三)有序推进走班制

学校规模大,有50多个教学班,教学设置不富裕,实行全员选课走班制,极易造成学生混乱,管理困难,近三年学校采用全员选科,部分走班,指派教师的模式,到教师成长和硬件条件成熟后,再实行比较完善的选课走班模式。学校有50多个教学班,按12种高考选考模式,平均每种都有4、5个,因高考专业录取人数差异,几种常见选择模式可能达十多个班的人数,选择人数最少的模式也有一个班人数,所以科目选择充分满足学生需要,教学班多数固定。实行走班制时主要考虑四类情况,一类是教室数量限制,考虑最大走班数量;二类是学业成绩特别是学习能力在靠前和靠后的学生,考虑分层教学走班上课;三类是艺术课程、体育、技术等部分国家课程,考虑按兴趣、特长走班上课;四类是校本课程除《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选择性必修外,其它校本课程实行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

学校修订执行《绵阳南山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行政班、教学班学生管理办法》《绵阳南山中学教育教学行为规范》《绵阳南山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绵阳南山中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序实施学生选课走班教学。

四、必修生涯校本课程 加强学生发展指导

学校在高一年级上期以教学班模式,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高一)选择性必修校本课程,每周1节,计1学分,高二、高三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选修课程。在生涯教育中要用好家庭、社会资源,开展生涯体验活动。组建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在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学生发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科学选择选择性考试科目,确定适合的发展方向和成长路径。

(一)用好校本教材

学校心理教研组编写系列校本教材《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高一),录制《未来之路》配套系列微课50余节,高二、高三分册正在陆续编写中,微课已录制20余节。高2022级用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高一)校本教材,编制高二、高三校本教材,高2023级,再实践总结完善成校本教材读本。

(二)组建生涯教师

学校再通过二年的培训和实践,打造一支生涯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工都要具备学生生涯规划基本知识。。

专家型教师。学校心理组都参加了GCDF职业资格培训获得全校教师具备生涯规划辅导的基本认证,长期从事生涯教育课程教学和学生生涯辅导,是生涯教育的核心力量。

专业教师。继续组织教师外出参加专业培训,获得GCDF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兼职学校生涯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教学,兼职生涯辅导,通过二年努力,形成30-40人的专业教师队伍。

辅导教师。全体班主任、年级管理成员要掌握生涯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生涯规划的基本能力,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涯规划辅导。

(三)生涯体验活动

生涯体验活动是帮助学生将生涯想法落地到具体的行动中去体验和验证的活动形式。学校通过组织不同职业的家长演讲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工作环境,体验职业内容,开展生涯访谈活动,邀请知名校友开展生涯座谈会,邀请高校走进南山校园,推动高中与高校深层对话等形式让当学生对生涯发展有直观的了解。用二年时间,形成比较固定的校外辅导团队和生涯体验基地。

(四)生涯教育发展中心

在生涯教育的基础上,生涯教育发展中心为学生新高考选科、志愿填报、生涯发展等方面提供指导。学校、家庭深度融合,开展《“学业、专业、职业”系列活动》,让家长清楚,学生明白,对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高一年级学生完成《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生涯规划报告书》,确定高考选考科目,高三年级毕业时,理性进行学校、专业志愿选报。

五、完善校本研修机制,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一)明确新教材课堂教学要求

1.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4.积极推广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开展教学研究。

(二)开展新教材实施研修活动

(1)以教研组备课组为校本研修核心阵地,按“六定”规范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以“六备”落实备课组说课活动,保证常规教研活动有序有效。

(2)以“教学大比武”为一个抓手,通过学科、年级、校级、市级,线上线下等层级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同时形成一批“精品课堂”教学资源。

(3)以“读一本课改书”“读一种教学杂志”读书活动,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氛围,提升教师眼界高度和理论水平。

(4)以《南山教科通讯》(双月刊),引导教师撰写教学心得,开展教学反思;以“南山之光”--教学科研大会,引导教师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开展课题研究。

(5)以“南山大讲坛”平台,邀请各地知名专家和兄弟学校来我校讲学和交流,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6)以“新教师成长”“教学沙龙”“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名班任工作室”等团队,形成有教育担当、志同道合、老中青结合的群体,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

(7)以“教育联盟”平台,开展校际合作教研,研究“三新”,特别通过试题打磨,提升试题的编制能力。

(8)以“四川云教”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人网融合”,提升教师线上教学能力,同时每位教师每期要完成2个优秀微课制作。

(9)以创建“四川省智慧教育示范学校”,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课堂教学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实践和研究,每位教师每期完成二个优秀教学设计,一个精品样板课实录、一节完整教学资源。

(10)以学校统筹为主,继续组织教师个人或团队外出学习参观、考察交流。

六、完善教学资源库,高效实施国家课程

充分发挥国家课程的核心作用,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实施是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升入理想高校的根本保证。课程实施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撑,学校将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借鉴外校经验,通过三年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学校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适合学校特点的新教材教学资源库。

(一)教学资源库内容

《教学设计》,具有层次性,满足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同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要;具有时代性,具有育人方式改革创新的教学设计,如情境教学、问题教学、项目式教学、任务式教学、大单元教学等教学设计;具有多样性,易于展现不同教师的优秀教学风格。

《课件》,突出可视性、启发性、思维性,便于教学生成。

《情意素材包》,用于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的视频、图片、文档资料等资源,主要有微课、小资料、小场景、小故事、小案例等。

《学生作业》,突显作业的功能和作用,保证有效高效,一定避免无效,一定要控制数量和难度,学生课余作业每科每天不超过20分钟;

《教学生成检测试题》

(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措施

三个步骤完善。高2023级建立为主,尽可能创作编制一部分;‚高2024级完善后基本成型,要求创作编制一批;ƒ高2025级要求创作编制一批,从而完善定型。

三种方式建立。按新课程体系,分解、整理已有的、可用的、适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资源;‚收集、分解、整理教改先行学校的、优秀的、适合我校特点的资源;ƒ学校教师新课程实施过程积累的、编制的、创作的资源。

三个层级落实。教研组负责教学资源建立的规划,明细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备课组负责组织人员实施,负责教学资源的校正和审核,负责教学资源打包上传“南山中学教学资源库”平台;ƒ教师小组在完成集体说课任务的同时,负责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编制、创作。

七、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开展特色特长教育,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类别

主要有四种类别。分别是学术理论课程、工程技术课程、艺体特长课程、劳动技能课程。主要模块详见本方案“二、2.校本课程及学分”。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审报:教师填写《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本课程申报表》,经学科教研组通过后,报学校学术委员评议审批。

选课:学校审批通过后,列入校本课程选修目录单,在学校和教师指导下,供学生自主选择,。

编班:根据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志愿组织编班,确定上课时间、地点。

上课:按教学“六认真”规范要求,教导处、年级组督促检查。

(三)校本课程评价

学校制定《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考核方案》。①对教的师评价,主要是四看:一看教学材料,二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三看教学成果,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结果。②对学生的评价,一看学生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积极性、学习时间等;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四看书面方式考试或考查结果。按学校规定要求,完成学分学分认定和教师工作量认定。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新版未下达),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全员性原则,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学校政教处修订《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报告册》,其中包含研究性学习、军训、考察等方面的过程记实、结果或结论记要、审核评价、学分认定。

1.研究性学习

学校安排学生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各完成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阶段安排大致如下:在学年上期半期年级统一安排2学时,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学习方法,内容确定、题目选择、人员组成、组织形式等方面培训指导;在上期结束放假前,对选题课题进行评审,并安排一天时间,集中统一对“实施和体验”阶段进行指导;在学年下期,根据完成质量和研究内容,进行学科内、班级内、年级内等范围进行交流展示,在12月学校校园科技节,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高二学年结束前,学生完成《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报告册》相关内容记录,登录平台提交,学校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2.军训

学校安排高一新生进入高中校时,按军训要求,完成为期10天的军训,撰写一篇军训心得体会,由年级组、政教处审核提交,可计学分2分。

3.社会考察

学生真实参加郊游、参观、调查,撰写二篇心得体会或一篇考察报告,由班主任、政教处审核可学分1分。学生参加研学活动3天,撰写一篇研学报告,经组织团队、政教处审核可计学分1分。

4.劳动

学生在高一、二年级,参加学校、社区、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组织的志愿者服务至少4天,计学分2学分,参加工厂、企业、农业、商业等从事不少于40小时,计学分4学分,学生填写《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劳动课程学分认定表》,经服务单位、班主任、政教处审核,学校认定学分。

九、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确保评价真实可信

利用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用好《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学校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为指导,组织师生学习《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未下达开放)操作技术,学校坚持评价的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建立合理、公正、透明、便于操作的工作程序,制定《南山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二)用好成长记录册

学生成长记录是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学校修订《南山中学学生成长记录册》,引导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做好成长记录,如实反映学生在基础性发展目标上的各方面表现,其中应重点包含学习情况的记录,如选修课的修习及所获学分的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学校社团活动等基本信息。要特别鼓励学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和个性特色的重要实证性材料,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三)做好过程性、终结性评价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基础性发展目标。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师、家长参与,使评价过程民主、真实、和谐,结论客观、公正、透明。结合《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和学校的管理系统,每学期结束时完成《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阶段性评价报告单》,高三下期的5月毕业前完成《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终结性评价报告单》。

十、组织架构明确责任,科学管理组织有力

为切实加强我校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管理督促,稳步实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一)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徐勇校长

副组长:全体校组干部

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学校新课程实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

(二)课程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王黎副校长

副组长:霍登奇副校长、张大斌副书记、左双权书记等年级分管副校长,年级第一负责人

组员: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等行政、年级管理干部、学科组、备课组组长

主要职责:负责教师培训、管理人员、课程设置、班级编排,实施过程的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考核办法等。

(三)选课指导中心

组长:王黎副校长

副组长:年级管理第一责任人、生涯教育发展中心主任

成员:生涯教育发展中心专职教师、年级管理团队、教室处、政教处等行政,

主要职责:生涯教育、生涯辅导、生涯体验、学生高考选考科目选择、高三志愿填报指导等

(四)学分认定委员会

组长:徐勇校长

副组长:王黎副校长、年级负责人

成员:年级管理干部、教室处、政教处、体卫处等行政,年级教务员、政教员。

主要职责:学分认定认定,建立学生学业档案。

(五)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

组长:徐勇校长

副组长:王黎副校长、教科室干部

成员:教科外、教务处、政教处、体卫处等行政,年级教务员、政教员。

主要职责:课本课程设置、校本教材审定、课程实施评价。

(五)实施环境保障小组

组长:蒲文猛副校长

副组长:后勤处、信息中心行政

成员:后勤处、信息中心全体人员

主要职责:实施环境硬件建设、修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的修护、指导。

十一、四层岗前集中培训,充分准备保障实施

学校实行年级管理体制,年级教师和管理团队工作三年大循环,新课程实施一个周期需要3-5年时间才能完结,全校教师和部分管理人员要年年履新,学校每年都要做好岗前培训。

(一)管理干部层培训

结合5月18日四川省新课程实施管理者培训内容和精神,在6月底前,完成学校行政干部、年级管理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学习体会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明确新课程实施的目的要求,理清实施过程工作具体任务,商定实施工作方法和管理措施,制订完善管理制度。

(二)管理人员层培训

在7月中旬放假前,完成学校处室工作人员、年级管理人员培训。进一步学习体会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明确新课程实施的目的要求,理清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学习新课程实施的各种管理制度上,商定实施工作方法和管理措施,做好新课程实施的物质准备。

(三)教师市级层培训。

在7月分,新高一教师全员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学科教师培训。学习体会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特别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认识理解,进一步解读新课程学科标准,解读新课程标准在新教材各章各节中的体现,理解新教材编排思想、知识体系、章节内容,讨论各章各节教学方式,筹集教学资料。

(四)教师校级层培训。

在8月底开学前,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校级岗前培训。中心任务是集体备课,商定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改变育人方式的措施和办法,明确新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商定学生学习高中各学科课程的基本方法和学习要求,完成第一学月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案、课件、学案、练习、达标检测等的编制。

四川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将在今年秋拉开帷幕,学校围绕新课程实施的四个关键要素,即搭建一支好队伍(教师队伍)、构建一个好体系(课程体系)、创设一个好环境(课程实施环境)、建立一个好机制(管理与评价机制),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精心准备,逐步实施,不断完善,我校新课程实施一定会稳步推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