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中学体系化推进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
体系化推进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
四川省长宁县中学校
摘要:新时代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化工程,新课程新教材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保障。体系化推进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是集中全校力量高效服务教育改革,协调学校各部门有序推进工作,指导各学科科学合理开发校本教材,引导教师因材施教,达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新教材 教育改革 高中教育 新时代教育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学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作为最后一批进入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省份的学校,我校将在汲取其他学校新课程新教材推进的经验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多措并举鼓励各处室、级部创造性开展工作,尽最大努力推动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做好顶层设计,下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先手棋”。
1.成立领导机构,压实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责任。
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全面负 责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组织召开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认真规划制定工作方案,集体研 究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和决定;教学副校长负责深化新课程新教材的协调 工作,指导各处室和年级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后勤副校长负责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的 物资保障,负责走班教室、多功能室建设和信息技术工程建设;德育副校长负责深化新课程 新教材实施中配套德育课程开发;行政副校长负责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预备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政教处、后勤处、艺 体处、信息中心的正副主任和各级部的主任为办公室成员,负责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的 各项目具体推进工作,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2.制定方案规划,确保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平稳有序。
根据 2018 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依据《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9〕29 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 号)《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 修订版)等文件,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以各科《课程标准》 为依据,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推进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制度建设(含考核机制)、队伍培养、条件保障、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制定方案,为稳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制定三年规划。
二、摸清家底,打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主动仗”。
1.定岗定员定责,确保新课程新教材人力资源充足。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以走班形式开展,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结构和数量提出了新要求。 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行政办、教务处等处室工作,做好人员清理。教务处结合学校具体招生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依据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要求,确定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行政办负责清查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数量、岗位、任课等基本情况;根据编制情况向分管县领导报告缺编情况,拟定教师招聘文件向上级申请补齐,确保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人力资源充足。
2.做好场所排查,确保新课程新教材硬件设施到位。
各级部、处室协助教务处对学校教室、功能室、实验室等学习活动场所进行清查,教务处结合“行政班+走班”教学组织体系和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要求,预估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教室、功能室、实验室及其他学习活动场所的需求,并做好科学合理安排;协助信息中心对各学习场所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行清查并及时做好建设,保证新课程新教材有效推进。
3.做好模拟推演,确保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万无一失。
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对学校当前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结合学校实践情况,领导小组 要做好全面统筹,对课程设置、课时分配、课表安排、课间时长、教师配置等方面做好模拟 推演,并对推演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为科学引导学生选课提供支撑。
三、多措并举,出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组合拳”。
1.突出思想引领,抓好重点工作。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是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载体,深刻影响 着育人理念、教师观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甚至影响教学设施设备的改革。因此,在新 课程新教材实施中,学校高度重视思想引领,主动抓好重点工作。
做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动员工作。学校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思想动员会议(全校教职 工会、校级干部会、行政干部会、学科组会、教研组会、处室会、家委会、家长会、学生干
部会、学生动员会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校师生积极主动参与新课程新教材实施。
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分类培训。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各处室、级部认真组织开展 学科教师、教辅后勤、家长等各类人员专题培训,重点抓好培训主题、培训考勤,高度重视 培训效果,实心干事,科学作为。
抓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新课 程新教材实施成败的关键。学校将组织遴选一批有能力、有精力、想干事、能干事的骨干教 师引领和推动各学科的工作。
2.做好生涯规划,激发学生潜力。
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后,选科将直接决定高考志愿填报,甚至影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生涯规划课程,结合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制定比较全面、长远的开放性的动态计划,从而促进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认同,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自我探索。因此,学校将通过培养生涯规划教师和校外聘请生涯规划专业人员开足开好生涯规划课程。
3.落实课程培训,提升教师能力。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是育人方式改革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学校领导小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9〕29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等; 教科室组织开展《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 15号)学习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和素养, 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全员培训。教学管理人员层面,加强课程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方面 的培训,一线教师层面,开展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 省市县各个层面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项目和培训项目。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 实践研究”为主题,从学校和教研组两个层面开展主题校本研训,在实践和反思中,在发现 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研究新课程新教 材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4.着力校本开发,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将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社会资源,科学设置 课程,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聚焦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副校长的指导 下,以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班主任、骨干教师等人员为主体,从德 育引领、智育培育、运动培养、美育提升、劳动实践等方面编写校本教材。
5.借力制度引导,确保务实高效。
新课程新教材领导小组根据学校改革实际,制定相关的教师考核制度、评优晋级制度、教师管理制度等配套措施,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确保高质量发展。各校 本教材开发小组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制定学生考核评价办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 推动新课程新教材落实落细,走深走实,切实提升教育改革质量和效率。
四、扎实推进,争当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领跑者”。
(一)第一年(2022 年 7 月——2023 年 6 月)
1.做好“顶层设计”。成立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领导小组,科学划分领导小组成员职责;构建学校新课程新教材高质量实施的管理体系和校本教材开发体系;全面、系统地的 探讨和论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规划,制定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指导各学科组制定各自学 科的计划和方案。
2.全面实施培训。按计划召开各层面各类型动员会和专题培训会,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校等各层面的培训,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探究,让新课程新教材理念深入教师的内心,理解和领会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在精神,并能落实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
3.制定制度章程。制定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管理、考核标准、教学评价办法、奖惩办法、 监督机制等,加强过程性管理,确保高质量推进。
4.完成设施建设。根据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需求,完成走班教室配备、功能室设施设备配 备、劳动实践基地建设、现代化信息设备和网络建设、多媒体功能室建设、实验室及设备建 设、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及器材采购等,确保“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正常开展。
5.改进课堂教学。确立各学科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主题,构 建体系化教育教学方法和育人方式探究,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和特色教学体系,完成各学科教 案及作业设计等。
6.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扎实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在目前“分层选课走班”教学 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要求下的“行政班+选课走班”教学模式,逐渐总结和完善,形成相对成熟稳定的教学模式。
(二)第二年(2023 年 7 月——2024 年 6 月)
1.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为出发点,以“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继续完善教学方法、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加大力度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学效率,着力学生全面发展。
2.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完善评价教师教学的 相关制度;加强过程性评价研究,积累考核、评价、考试等数据并加以研究,全面检测学生 的核心素养达成度。
(三)第三年(2024 年 7 月——2025 年 8 月)
1.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考试成绩和高考成果,对三年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进行 客观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自评结论。
2.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和优化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管理体系,形成合理、高 校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评价办法、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监督机制,并编制成册,固化 成果。
3.整合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各种校内外资源,尤其是社会实践合作单位、工厂、企业等, 开发有特色、高价值的校本课程,形成稳定高效的育人方式和路径。
4.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学科教师收集和编订一批线上线下的优秀教学成果案例,供省市县 各学校参考交流,充分发挥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2022 年 5 月 29 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