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学科教研>普通高中>详细内容

普通高中

成都市龙泉中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设想

来源:成都龙泉中学 发布时间:2022-06-17 15:34:47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市龙泉中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设想

成都市龙泉中学

第一部分 建设基础

一、已有改革经验与成果

(一)“和合”理念 、“双课程”体系、多元化特色化

根据《成都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行动计划》,龙泉中学以新课改为契机,围绕“教育和谐、全面发展”的目标,突出和德、和智、和美、合行的“和合”理念,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构建了“国家课程+拔尖课程”的“双课程”体系:国家课程,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初高衔接,贯通整合,保证开齐开足课时,确保课程质量;拔尖课程,按照“最近发展区”原理,根据学生的潜能层次,分为竞赛课程、强基课程、培优课程三大类,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其中,竞赛课程专门针对有竞赛潜质的学生进行专业竞赛培训,参加国家学科竞赛;强基课程专门为不走竞赛方向但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开设,在确保综合成绩达标的前提下,提前进行高中选修及大学先修内容学习;培优课程为没有明显学科特长或者对强基计划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设置,通过夯实学科基础,适度拔高训练。多元化的课程设计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和自主选择的需求,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素质综合、能力叠加的人才选拔需要。

此外,学校大力发展优势学科,将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作为基础发展学科,强化学生基础;将物理、生物、地理等学科作为竞赛突破学科,增强学生竞赛能力;促进历史、政治等学科形成精品学科,增强学生思想素质。优势学科突出了拔尖学生的学科发展需求,并形成了拔尖生贯通培养特色。

(二)课程“超市” 、课堂改革、尊重学生需求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中,学校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课,培养学生兴趣特长,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尽可能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可选择、有针对性的贯通培养路径,帮助学生实现多元个性化发展。

学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问题设计解决、学生潜能开发、学生深度学习,致力探索合作型、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坚持深化课堂改革,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智慧课堂模式。

学校积极开展“生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构建“推进生本、提高质量”的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生本课堂”教学基本流程,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关系;在“双主‘导·动’”教学模式中,以问题为驱动,以科学探究为基本方法,以获得科学结论或建模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发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从“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向“学生教师双主体”转变,提高课堂效率;在智慧课堂建设中,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为每一名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空间,精准推送个性化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坚持建设STEAM项目和“冬(夏)令营”项目,为学生搭建与“大师”对话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品质与品格的健全发展。

(三)完善硬件、情系未来、贯通人才培养

龙泉中学以“初高衔接、贯通整合,竞赛启智、强基培优,对标名校、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确立了“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三要素目标:以学生为目标,培养人格健全、博学善行、特长突出的创新型人才;以教师为目标,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气质儒雅、治学严谨、独具风格的卓越教师;以学校为目标,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生态,建设管理科学、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领航学校。

为此,学校加快对教育教学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先后建设了学科实验室、学科专用教室、数字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化学实验室等,成立了创新实验室、航模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STEM中心、艺体中心等,满足教学需求。

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学校在原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明确了“学段贯通”“课程贯通”“师资贯通”“路径贯通”的推进策略。

(四)“三师”融合、高效团队、助力教师发展

为了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学校全力打造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构建“三师”融合的师资贯通培养体系,采用“校内名师+高校教授+竞赛教练”的模式,选聘师德高尚、业绩优秀的教师负责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贯通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团队,组建学科竞赛和强基计划专家教练团队,全力做好竞赛、强基、培优辅导工作,并把工作重点落实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上,从制度、培训、福利保障、激励措施、评价机制等方面建设师资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校还帮助教师找准定位,实施阶梯培养计划,送优秀教师去国外进修,开拓教师国际化视野,助力教师的全面发展。从2016年至今,学校先后选派37名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奔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芬兰、俄罗斯等国进修,既拓宽了学校办学的国际视野,也提升了整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

学校进一步完善研修网络,采用“四位一体,多元互补”的校本研修网络机制,在学校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发挥学校教科室、教导处等部门各自的优势,实现教研、科研、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等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通过校本研修,拔尖创新人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菁才计划”、 社会实践、谱写教育华章

成都市教育部门通过整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等优质资源,建立了专业的导师团队,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实施“菁才计划”。

从2017年开始,龙泉中学就积极对接“菁才计划”,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0多所知名高校开展“双高合作”,在学校举办“和合讲坛”,聘请知名专家担任讲师,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段贯通培养,以弥补中学师资短板,创新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选派专门的指导教师,配合高校专家,指导在校学生于三年内完成一到两个科研课题,其中李之卓远、汤文欣、杨世冰的“‘GSZ’创新实践法在高中校园中的应用研究”和罗如意、赖秀梅、肖可的“通过模型方法探究恩格尔曼的三棱镜实验”先后成功入选成都市“菁才计划”研究性学习课题并顺利结题。

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龙泉客家民俗探究”“龙泉广场文化源”“龙泉建‘读书之城’过程中成年人阅读情况抽样调查及我的见解”等。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的经济发展中,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设备、汽车研发等高端制造产业是重点项目,学校借助区域经济优势,面向高一、高二英才班学生,组织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一汽大众、吉利沃尔沃、光明光电等先进制造业,鼓励学生开展“龙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调查研究”;在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开设实践课堂,向学生普及航天知识,通过活动弘扬中国航天精神,加强国防教育。

学校还与四川现代农业企业成都好秾人安全农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农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农业实践活动,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与龙泉驿区水务部门、环保部门合作,组织学生考察龙泉地方水生态及进行资源环境状况调查;与成都振中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创客学院,引导学生开展动手动脑活动,培养学生工科能力;与社区学院共建创想空间,开展新思维创新设计实践活动;与成都理工大学、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地质考察、机器人比赛等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特长,发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质,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问题,锻炼了学生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如今,龙泉中学不仅拥有集教育、教学、科研、创新能力于一体的高水平学科师资团队,业务能力精湛的创客团队,专业的STEM教师团队,竞赛强基金牌教练团队,还有一大批脱颖而出的拔尖创新型学生。学校的教育成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时也引起了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的关注。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困难

1.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需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质源于课程的品质,在积极、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今天,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能直接决定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

2.需进一步整合多种资源和充分开发优质资源,以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学校每个成员的参与,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层、后勤部门以及学生家长,还需要学校所在社区的积极配合。因此,需进一步多元开发各种优质资源,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3.需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对师资队伍水平,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从培养目标来看,学校要从以学业为导向的单一化供给转向以生涯为导向的多元化供给,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教师团队应具备相应的复合型结构及更为专业化的职业能力。

4.“走班制”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如“行政班与走班教学班之间班级管理的缺位”、“分类教学与分层教学”、“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第二部分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发办〔2019〕29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18〕15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20修订版)等文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以“项目化、过程化、成果化”为抓手,统筹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在学校的实施,坚持“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建设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且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探索更为多元和科学的评价方式,整体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力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具有学校特色的做法和经验。

(二)具体目标

1.以“学科融合,综合学习”为实验项目,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不断完善“多元化、可选择、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课程体系,探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2.以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实验为契机,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管理、研究、指导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学校各个层次和梯队的骨干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育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

4.探索更为多元和科学的评价方式,以评价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逐步形成有利于培育学生素养、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多元化、多维度、科学化评价学生和教师。

5.从课程、学生、教师三个方面,确定一系列实验研究项目,以项目研究为抓手,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并形成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成果。

三、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根据我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突出改革实验的实效性,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以学科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引导教师参与各项行动研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课程改革,了解当前课程设置的特点以及对具体学科的要求,深刻领悟学科思想,研究学科教学的规律,开拓学科专业视野,在理论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素养。

2.主体性原则。在新课程新教材实验中,突出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的问题和需求,鼓励教师勇于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创新教育实践。

3.针对性原则。学校的新课程新教材实验,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科的不同要求,在不同层面上开展和实施,点面结合,以具体的实验、改革项目为点,深入扎实地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实践和研究,以此促进学校层面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第三部分 建设任务

一、实验项目

为落实上述具体目标之一——“学科融合,综合学习”,不断完善“多元化、可选择、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课程体系,我校将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构建“学科融合、综合学习”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立体化多功能的育人体系,更好发挥育人功能。

二、核心任务

为落实上述具体目标之二至之五,组织力量开展下列六项核心任务:

第一项任务:完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规划

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学校规划,做好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顶层设计”,明确学校各部门、各教研组、各个层面的教职员工的相应的目标、职责、改革任务和步骤。加强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定期召开学校各部门的联席会议,加强阶段性工作的总结,对落实情况开展阶段性反思,形成阶段性成果。

第二项任务: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全员培训

做好各个层面的培训,教学管理人员层面,加强课程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一线教师层面,开展基于新教材的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市、区各个层面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项目和培训项目。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从学校和教研组两个层面开展主题校本研训,在实践和反思中,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研究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第三项任务:聚焦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建设完善

开展指向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深化学校课程组织管理的实践研究(包括选课走班、学分制管理、生涯规划指导等),推进思政课程和劳动教育、生涯辅导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重点领域的实践探索等。

第四项任务:推动课堂教学和评价方式改革全面深化

加强教研工作体系建设,组织各个层面的教研,开展基于学科素养的深度学习研究与实践、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组织单元学习的研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就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从评价目的、评价指标、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新评价理念,优化评价指标,改进评价方法,规范评价过程,强化结果应用。

第五项任务:加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组织管理

探索建立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指导和监测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使用国家审定教材,完善学业质量评价方式,提高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质量。利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联席会议、教研组年度评优等,指导和管理各教研组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情况。

第六项任务:总结课改建设工作经验

加强制度和常规建设,定期收集和汇总各项教改资料,及时总结,及时改进。力争一些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并通过学科高地、名师工作室等平台辐射项目成果。利用“教师沙龙”等形式,研讨交流,将有益的经验和做法落到实处。

第四部分 工作保障

一、组织领导

学校设立校长任组长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领导小组,进行项目的组织规划,副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科室主任分管,学科组长、教研组长、任课教师负责,形成条条有线,块块有面,收得起,放得开的一个工作网络。既保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工作贯彻落实到人,又使在校师生都置于网络的管理中。

组织名称 组织人员 任务简述
领导小组 校长、副校长 具体决策、规划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验的总体定位;引领、指导学校的新课程新教材实验工作,及时提出改进意见;确定每学期的工作重点;分配资源,提供保障。
教导处 主任、副主任 安排、部署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验的具体工作;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常规工作;组织开展新课程新教材实验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价。
教科室 主任、副主任、学科组长 确定每学期教研专题,认真组织好各次教研活动和校本研修活动;认真关注、积极引导组员专业发展,组织开展学习和研究;及时向教导处反馈情况,积极参与相关改革实验工作
教研组 教研组长 认真组织本年级本学科的学科教研和学科资源的建设;组织开展备课内的相关项目研究;配合学科组长做好专题教研活动
教师 教师 积极参与学校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实施,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不断反思与改进;开展基于自身教学的行动研究,分享实践智慧,撰写相关总结或论文

二、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学校课程和教学的每一个关键环节都有相应的监督和保障;建立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把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学涯、生涯的重要指导作用。

三、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高层次教师为引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各级骨干教师为主体的队伍,在新课程新教材的改革中,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管理队伍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条件保障

保证各类专项资金的落实,为开展教研、科研、教学实践、交流活动等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组织论坛,汇编优秀案例等成果,以经验交流扩大辐射面。

第五部分 年度计划

一、第一年(2021年7月—2022年8月)

1.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区域和学校层面的培训,支持鼓励教师参与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实践,让新课程新教材理念深入教师的内心,理解并领会其内在精神,并能落实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

2.做好“顶层设计”,对学校层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思考和规划,制定学校“双新”实施方案,各教研组制定各自学科 “双新”的计划和方案;

3.建设符合学校定位和特色的课程体系。按照新三类课程要求,制定学校课程计划。结合学生活动中心的建设,建设“学科融合、综合学习”的校本课程体系,与之相配套,调整课程整体架构,建立凸显“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落实三类课程规范实施;

4.改进课堂教学。确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主题,以“大单元”为单位,完成各学科的教案以及作业设计;

5.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过程性管理,建立各教学环节的管理配套制度,进一步加强选科走班,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制度的建设。

二、第二年(2022年9月—2023年8月)

1.课程实施。落实学校“双新”方案的实施,落实各教研组制定各自学科 “双新”的计划和方案的实施。在学校课程建设中,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科融合、综合学习”的校本课程进入实施阶段

2.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以“改变教师教学行为,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继续完善单元教学、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探索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完善评价制度。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完善评价教师教学的相关制度;加强表现性评价研究,通过过程性的数据积累,全面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度

三、第三年(2023年9月—2024年8月)

1.在前期实践基础上,继续完善校本的新课程新教材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2.做好三年工作自评总结。形成自评报告

3.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跨学科、综合学习课程的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形成一批线上线下的优秀教学成果案例,供区域交流共享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