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学科教研>普通高中>详细内容

普通高中

南部中学高中课程改革三年规划

来源:南部中学 发布时间:2022-06-17 16:41:11 浏览次数: 【字体:

高中课程改革三年规划

四川省南部中学

从2022年秋季起,我省将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深化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建设“五育并举”高质量育人体系,有序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南部中学高中课程改革三年规划。

一、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南部中学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好新课程、新高考和现实操作可行性的关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科学、客观地对待和处理课程改革工作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每一位学生成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这是改革所追求的又一基本理念,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使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把新课程实施转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因此,理念先行要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在实施过程中,观念转变与行为转变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科研引领的原则。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建立以校为本的科研制度,大兴教育教学研究之风,不断提高广大教学人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素质。

(五)与时俱进的原则。新课程改革必需紧跟时代脉搏,掌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这就决定了高中课程体系必须重新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选择性和多样性,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需求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

按照教育部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把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立足我校实际,积极探索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途经,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打造“精神家园、激情校园、创新乐园”的办学特色。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课程建设者和教育研究者。构建与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选课走班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二 ) 主要任务

1、通过新课程实施,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南部中学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建立与我校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选课走班的新课程教学管理模式。

2、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改革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和评价内容方式单一的现状,构建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建构以问题为导向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与大单元教学和能力提升相适应的教学研究体系。

5、 通过新课程实施,进一步凸现我校办学特色,推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工作重点

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根据根据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南部中学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方案》,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育管理者组织推进新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为重点,对有关人员进行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学科新教材培训。使广大教师明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实施程序和管理要求,牢固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保证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健康发展,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二)探索课程管理机制

明确各处室、各年级在高中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建立职责分明、相互协调的课程管理体系。认真实施国家、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根据新课程模块教学特点、积极探索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新机制。解决好学生选课给学校常规管理带来的新问题,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制定《学分管理方案》,根据课程方案的学分要求形成学年学分分配表,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制度。

制定《选课指导方案》,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课和制定课程修习计划,引导学生从自身个性发展需要出发自主选择、自主发展。

(三)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严格按照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方案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通过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管理。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

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重点加强三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一是学校现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同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具体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实施高中新课程提供资源保障;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如校外的图书馆、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积极建设、利用和开发信息化的课程资源。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成立南部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南部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对在校的高一高二学生进行“3+1+2”选课模式模拟填报,了解学生的选课动态。

3、召开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动员会,组织新高一年级教师及相关人员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各级培训和远程培训。

4、进一步改善和丰富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各类教学设施设备。

5、深入总结2021年开始推行的“问题导向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导向,情景应用,素养提升等学习过程,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新理念、新做法融入高中新课程改革。

(二)实施阶段

1、按照国家“3+1+2”课程方案,在2022—2023学年推出六至八种选课试行方案,2023—2024学年形成选课初步方案,2024—2025学年,总结经验,形成较为成熟选课方案,并全面推行。

2、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规范、高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的意义。

3、建立和完善选课指导制度。根据新课程方案的要求和学校实际,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选课指导制度,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出发引导他们学会自主选择,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并学会随着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学习计划,使其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需要。

4、高度重视新开设的技术(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保证开设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合理利用本校课程资源,充分开发学校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积极利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努力形成南部中学的课程资源体系。

(三)总结反思阶段

总结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我校及教师的各项经验、成果并加以推广,发挥省级示范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完善和推广提供有益经验。反思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

五、保障措施及具体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南部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张晓彬 副组长:沈仁伟

成员:邓 肖 徐 惠 王雪峰 张 横 何成蓉 王正平 邓小东 任 波 王 耀 陈兰甫 张慧泽 唐 兴

2、新课程改革办公室 组 长:沈仁伟 副组长:何成蓉 任 波 邓小东 王正平 陈兰甫 成 员: 各处室中层副职干部

3、新课程实施工作小组

组长:沈仁伟

成员: 任 波 母映明 教研组长及负责高中的教研组副组长

(二)改革学校管理

新课程实施需要新的学校管理与之相适应, 为其提供组织与管理保障。为此学校将成立专门的新课程改革办公室,并将对学校各部门职能进行新的调整与定位,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制度。

1、高中新课程实施教学模式

(1)高一年级:必修课程行政班教学模式+ 选修课教学班教学模式

(2)高二年级:行政班教学模式 +选修课教学班教学模式 (以行政班为主)

(3)高三年级:行政班教学模式

2、高中新课程实施组织管理

(1)行政班教学模式:班集体管理制度不变。学校制定《南部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方案》,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强调重视教管合一,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充分心理体验,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

(2)行政班+教学班教学模式:以行政班为主的行政班和教学班结合的管理形式。其形式不仅是为了便于学校的“管理”,更是服务于课程的实施,服务于让学生多样化的发展。学校、年级干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做好学科教学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原行政班建制不变,班主任负责行政班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校各项活动及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教学班的管理重心不仅在学生选课的学习管理上,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任课教师对教学班的管理负责,除了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新课程教学以外,还必须更加独立地对学生参加学习、教学班的上课纪律等进行管理。教学班学科教师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做到“三定”:定临时班委、科代表、定座位、定管理措施和要求;学科教师负责本节课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与成绩、表现情况及纪律、卫生等常规工作管理。

(3)建立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定期召开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联系会和各层次学生座谈会。任课教师要指导、帮助教学班的班委会开展工作,要与各行政班的班主任加强联系,及时向他们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表现,做好学生学习状态分析。新课程实施及评价工作小组通过学生学习、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及时把握教学班走班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适时进行指导和调整。

(4)特殊学生课外辅导制度(班主任、任课教师)。

(5)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工作:各类学生成绩汇总表、学生状态分析表、各类学生个案等;各种反馈信息,如调查问卷原始资料及调查分析,部分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意见和总结,重要会议记录等教学班走班制过程管理有关的其他材料。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