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学科教研>普通高中>详细内容

普通高中

成都七中“双新”建设工作三年规划

来源:成都七中 发布时间:2022-06-17 16:47:05 浏览次数: 【字体: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

(2022-2025 年)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22 年 7 月

第一部分建设基础

一、已有改革经验与成果

成都七中(成都中学)是一所全国著名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全日制完全中学,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先锋旗帜。学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改革、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等方面成果卓著。

2000年被四川省教育厅评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样板学校。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14年成都七中加挂“成都中学”校名。成都七中(成都中学)现有林荫和高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8亩,师生5300余人。成都七中(成都中学)以突出的办学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团中央“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和称号。成都七中(成都中学)秉承“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的办学传统,凝炼出了“以人为本,重在发展”为核心的“三体”教育思想,确立了“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奠基的卓越高中”的办学目标和“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育人价值追求及“全球视野,中国脊梁”的培养目标。

成都七中(成都中学)坚持“以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的德育指导思想体系。积极创建“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平台,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特点,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努力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才、成功的机会。成都七中(成都中学)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课程改革,逐步创设了科学、完备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学校两校区每学期开设各类校本课程100多门。有“六大”学生组织,有“三报”、“两台”和“四刊”。学校先后有8位学子参加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荣获佳绩,并有6颗小行星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学校的模联社、未来领袖社、机器人队、管乐团、排球队、足球队、健美操队、体育舞蹈社等艺体团队领先西部,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力。七中学子曾获VEX机器人世锦赛冠军,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第一名,CCTV全国英语电视大赛冠军,全国财经素养大赛特等奖等荣誉。

成都七中(成都中学)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严谨高效。在科学、高效地建构学生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简而不薄,精而不拘,厚而不冗,充分让思想的高度、思考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穿行在启迪有方的课堂之中。根据学生的多元需求和特质差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既注重整体提升,又讲究分层推进。近年来,每年有70余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约占成都市的1/2。另外,每年有300余名学生考入国内顶尖和世界一流大学。

2014年,成都七中《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课程设计》获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6年12月,成都七中的研究报告《基于云技术的现代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成果充分肯定了成都七中在基础教育改革、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未来课堂、翻转课堂)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

2018年9月,以成都七中网校18年远程直播教学实践为主体的《大数据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模式》获四川省基础教育教育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充分肯定了成都七中在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在教育信息化以及在利用远程教育促进教育均衡方面的突出成绩。

2020年6月,我校承担的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课题《中央课堂资源建设》开题,本课题是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将在线教育、优质云教、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研究委托给成都七中,希望成都七中勇担使命,为四川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提供四川经验。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获2021年度成都市教育科研课题阶段评审一等奖。

2021年12月,“远程协同,双师育人——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与实践”获得成都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年4月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1年,积极推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研究工作,举办“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研讨会”,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达2万余人,覆盖全国17个省级区域,为“双新”的实施与推进贡献七中样板与七中经验。

2022年4月,我校承研的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育创新素养的实践研究”结题。

借力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益。推进“尚学系统应用”“多分系统应用”“数字化实验应用”“泛在七中”“四川云教”建设相关工作,提升课堂效益。

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新模式,组建创新实验班、英才实验班、理科实验班、人文实验班、远程教学示范班、云班等,因材施教,成果显著。规划和实施学科必修课程、学科援助课程、学科拓展课程、数学领军课程、美术特长生课程、强基拓展课程、人文讲堂、科学讲堂和综合素养提升课程等,推进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两校区开设美术、音乐、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模块课近50门,深入研究课堂,落实减负增效。

二、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困难

这是一个重新定义优质教育的时代!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主体”;从教育“整齐划一”到教育“私人定制”;从“木桶原理”到“避雷针效应”;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从“黑板+粉笔”到“智能校园”,改变的不只是显性的方式,更是隐性的观念。新时期,国家对高中教育的要求是:注重内涵,提升质量,多元发展,办出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成都七中在取得喜人办学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基础教育发达的地区,对标世界著名中学,当前我们的教育还面临着一些矛盾:如教育工具化、功利化的导向与培养现代人的发展目标相偏离的矛盾;如应试任务繁重与为学生搭建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平台的矛盾;如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多而杂的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化的教育方法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相冲突的矛盾;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课程难度大、教学内容多、作业过多、考试过多、家庭要求过高、课外补课过多等矛盾。通过不断地追问和反思,我们认识到,成都七中虽然有“启迪有方”的教学美誉,我们与国内以及世界著名中学的最大差距还是在课程实施的理念和课程实施的质量方面。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试的痕迹还比较重,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课堂教学很多时候还停留在“以教为主”,停留在“知识中心”和“教师中心”。

新时代,新形势,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高效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品质发展,从规模、效益、质量到品质发展是基础教育的重大变化。成都七中必须紧跟全国步伐,实现学校教育从规模、效益、质量到品质的转变。

建设高品质的学校是国家要求,是国际共识,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高品质学校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学校内涵特色发展,学校教育从有选择的优秀到全面的优质;完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高品质的学校一定是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五育融合”、践行素质教育、教育教学高质量的学校;高品质的学校一定是办学有活力,办学有特色的学校;高品质的学校一定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学校;高品质的学校一定是倡导多元成才的学校;高品质的学校一定是努力创造最适宜学生成长的教育的学校;高品质的学校一定要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着手建设。

当下,建设高品质学校,推进课程观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是成都七中的重要任务和最大挑战。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

一、建设目标

成都七中秉承“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的办学传统和“审是迁善,模范群伦”的校训,提出了“以人为本,重在发展”为核心的“三体”(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思想及“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育人价值追求。新时期,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奠基的卓越高中

大国博弈,实质是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成都七中属于普通高中里的学术型高中,要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培养后备人才,为他们成为国家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奠基。

(二)培养目标:全球视野,中国脊梁

学校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的基本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全球视野,中国脊梁”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要加强师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关键能力、责任担当、核心素养等方面的能力、素养的培养。学校要坚持不懈塑造师生的精神长相,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时代向上、向善的力量,坚定信念,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崇尚团队,追求卓越是七中人的精神长相。

(三)办学追求: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成都七中要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办有特色、有内涵的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中的路子,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成为基础教育的名片,代言中国的基础教育。

(四) 课程及课堂改革目标:推进“四强两核”的“脊梁”课程体系建设并进行“反思性品质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

推进“初高衔接”“学科奥赛”“卓越计划课程”“领军计划课程”“强基课程”“援助课程”“艺体特长生培养”等战略工作的研究。建设以“强责任、强主体、强思辨、强实践”为理念的“脊梁课程体系”,让国家新课程在成都七中落地,同时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反思型品质课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让国家课程在成都七中实现课堂的高效和高质量。

二、建设思路

(一)新课程建设思路

新时期,学校都把新课程建设作为了优化学生学习与发展质量和谋求学校发展突破的关键抓手,新时期,学校新课程建设的思路是:

培根铸魂—学校新课程建设的价值立意;公平优质—学校新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核心素养—学校新课程建设的的基本导向;顶层设计—学校新课程建设的基本方法;特色营建—学校新课程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学校新课程建设怎样做到的“公平”要求?

建设好共通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的共同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发展。

建设好选择性课程:尊重学生差异,适应学生不同的兴趣偏好和智能优势,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建设好补偿性课程:照顾弱势群体,满足学习困难学生的特殊需要。

学校新课程建设怎样达到“优质”的标准?

一是指基于标准的优质;二是指基于特色的优质。优质的学校课程既要为学生打好做人为学做事的基础,又要为学生的高阶学习和高阶思维创造可能的空间,以充分掘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优质的学校课程既要五育并重,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完全发展,又要五育融合,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基本面的整体发展。优质的学校课程既要致力于每个学生的共同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差异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兴,各得其所,各享其成。优质的学校课程既要适应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学生的当前发展问题,又要致力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新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准备用更少的时间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用更多的时间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加实践、探索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中新课程建设的目标:再“挤”四节课的时间分别给体育、艺术、心理健康和校本课程(含学生社团)。

(二)“双新”推进背景下,学校提升新思路

1.明目标

⑴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⑵推进四川省党建示范校创建工作。(3)争创国家“双新示范”的典范学校。

2.实基础

学校要夯实党建基础,夯实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基础,夯实人才基础,做实卫生防疫和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规范合作办学等等基础工作外,要特别重视以下方面的工作:

(1)要做实学校德育工作并高度重视师生的价值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

研究青春期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形成有特色的七中方案。加强特色艺体社团建设,丰富校园艺体活动。提升家校协作水平,优化家长学校的相关工作。突破手机管理、周末校园管理、高近视率等工作难点。优化科技创新教育机制。以做人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公益心。加强共青团和少先队建设。加强学生组织建设,重视学生的领导力培养。

提升思政课水平,积极推进课程思政。高度重视师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早期培养铸魂,建构可复制可推广的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案和课程体系。

(2)扎实学校教学常规和教学研究工作,保障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抓实教学、科研和师培的常规工作。高度重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队伍建设。高效推进“双新”、“双减”工作;有序做好新高考、新中考的准备工作。推进教辅规范和优化工作。推进师生评价改革,提升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水平。加强和规范课程建设,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推进“泛在七中”的建设工作。依托新高考,适度减少学科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自习和自我消化时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力。

3.重研究

⑴推进“初高衔接课程”、“学科奥赛课程”“卓越计划课程”、“领军计划课程”、“美术等艺体课程”、“人文讲堂课程”“科技讲堂课程”、“劳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实验课程”“援助课程”(补偿型课程)等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⑵争创国家级教学成果大奖并开始下一轮教学成果的培育。

⑶践行多元成才理念和成功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分层分类培养策略的研究。

4.育特色

特色一: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早期培养。

特色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5.抓突破

⑴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学校的现代化管理。

⑵寻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⑶推进“四强三变”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

“双新”实施的背景下,成都七中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理念要指向“四个强”:强责任、强主体、强思辨、强实践。

“三变”,变“以讲为主”的课堂为“讲、练、评”结合的课堂。变“讲、练、评”结合的课堂为“讲、想、练、评”结合的课堂。变“讲、想、练、评”的课堂为“学、讲、想、练、评的课堂”,实质是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变,实现教师中心、知识中心向学生中心和素养中心的转变。

第三部分建设任务

第一项任务:建设“强责任、强主体、强思辨、强实践”的“脊梁”课程体系。

成都七中的新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明价值、厚基础、重素养、宽选择、扬创新”的价值追求,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并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一)建设培根铸魂“强责任”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明了中小学德育的五大内容和六大途径,要求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统整形成体系,推进“思政课程”问题化、情境化和结构化实施,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同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重视价值育人的有意、有机、有序的引领和渗透,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教育,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根本转变。新时期德育工作要特别重视将规则“外促”与道德“内生”结合起来,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

成都七中坚定不移地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以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坚定理想信念,明白政治方向,明确历史使命,明白做人道理。近年来,学校在梳理提炼学校精神文化时,明确了“人文滋养,个性成长”的育人价值追求和“全球视野,中国脊梁”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我校学情和培养目标提出了“理想信念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早期培养铸魂”的育人理念。“双新示范”推进的过程中,学校要下大力气构建“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格局,不断开拓创新,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成都七中积极探索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的德育课程实施路径。如;家、校、社协作全员育人;如:“双维度贯通”全程育人……

下面以理想信念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为例说明学校将如何展开“双维度贯通”全程育人,建设理想信念教育主题的活动课程体系:

所谓“双维度贯通”是指,一方面从学段维度针对高一至高三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组织相应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在时间维度(学期、学月、每星期和每一天)上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活动。

1.学段维度

高一:以理想信念教育的“校本化”实施为主题,开展“传承七中红色基因”活动。

高二:以“树立崇高理想、勇担社会重任、成就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立志成才教育和职业体验、生涯规划教育为重点。

高三:将“理想、奋斗、责任、担当”贯穿整个高三年级,开展学生业余党校、成人仪式等活动,让学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思考的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

2.时间维度

每学期:由教育处牵头组织开学典礼,各年级精心组织散学典礼,学校和年级教育活动都要精心设计理想信念主题教育。

每学月:由教育处、校团委组织牵头,各班进行一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题班会或团会。

每星期:全体师生须参加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必须高举理想信念教育的大旗,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班主任务必利用每周一班会课引领学生,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每一天:以各学科课堂及午间“德育十分钟”为阵地,将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让师生知道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的重要,更要懂得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更要懂得责任担当的重要,懂得不能仅仅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实现和个人自由,更要懂得对他人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人类命运负责的重要。如果有一天,当小我与大我,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冲突时、当个人利益与人类利益冲突时,七中的师生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成长首推责任感的增强。

(二) 建设“强主体”的“素养+能力+”课程体系

成都七中的办学思想是:“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三体”教育思想,即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眼整体”既包含了对“德智体美劳”等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又包含了实现全体学生整体发展的追求。“立足个体成才”更多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这是实现学生整体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多元成才价值观的出发点。不管是“着眼整体发展”还是“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三体”教育思想的核心。

1.努力建构“强主体”的“素养+能力+”课程体系

2.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3.充分发挥师生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成都七中将要建设的“强主体”的“素养+能力+”课程结构如下:

(三)优化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路径

1.成都七中学生74字常规要求

学习基础常规:

入室即静、早到先学、伸长脖子、伏案提笔、独立思考、主动问答

行为基础常规:

着装规范、礼貌进出、起身看座、见面问好、禁用手机、杜绝“三乱”(乱扔、乱吐、乱讲)、积极劳动、勇于担当;和声细语展高贵气质,谦恭礼让显优雅风度

2.成都七中(成都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具体措施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选读学校推荐的50本中外名著;参加一个学生社团;完成一项研究性学习;做一次学生干部;策划一次班会;分别完成一次中英文演讲;做一次微报告;完成两个校本实验;学习两门选修课;掌握外事礼仪和理财常识;完成劳动教育的规定内容;参加两次社会实践;学会排球和游泳;爱好一门艺术;参加创客活动;合作完成一件STEAM项目学习的作品;完成一次职业体验活动;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参加一次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具备较高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

第二项任务:聚焦课程组织管理

1.向顶层设计要质量

学校要向北京、上海等教育先进地区的同行学习,不断优化学校选课走班方案,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

制定《基于国家课程方案的学校实施方案》;《信息化支撑的选课走班管理办法》;《成都七中选课走班排课方案》;《成都七中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办法》;《成都七中劳动教育方案》;《成都七中学分管理办法》;《成都七中研究性学习选题指南》;《成都七中学生学科指南》;《成都七中学生成长之南》;《成都七中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等等

2.向规范管理要质量

坚守成都七中优秀的文化传统,规范课程管理和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建立保障教学质量的常规机制的同时,新的高效的机制迅速地制度化。规范管理,七中坚守“细、实、严、优”的标准。

规范管理,形神兼备,固本强基。

有序是“形”。序,指秩序和顺序。各学段务必保障和保持教育教学活动应有的节奏和常态化,让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有序。

有品是“神”。品,指品质,品位。克服懈怠的方法之一,就是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更有品质和品位。

有度是“基”。度,指张弛有度,差异度,温度。这种有“度”的双边活动包括:教师团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

有效是“本”。效,效率,效果。对于组织活动的效果来说,预定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个人努力与群体努力的结合程度,规范管理,效率和效果是管理,千万不能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

3.向高效课堂要质量

课堂是教师安身之根,课堂是学校质量之本,新课程要向课堂要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发展之本,来至于深度教研,来至于课堂的有效和高效,来至于严格的制度和常规管理。最大的师德是上好课;七中学生的优秀,首先来自课堂。向课堂要质量要做好课前、课中、课后和制度建设的工作。

课前:教研是法宝,教案是底气——落实集体备课、写好教案。集体教研使团队融合、智慧凝结、意义催生。细、实、严、优(精耕细作、高效务实、严谨规范、优化路径)的集体备课工作作风和“三定四备五统一”的集体备课要求使集体备课成为落实、深入和持续的学校文化和传统,是保障课堂质量的前提和必要路径。

课堂是关键:建设主体性反思型品质课堂并重视高超的课堂组织管理。成都七中的教学理念是“启迪有方,因材施教,因人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反思型品质课堂。其实质是从知识中心、教师中心转向素养中心、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师生同学、合作探究、注重反思、素养与能力并重。教学过程注重六要素:学、讲、思、究、练、评。在讲练的基础上,强调自学、动手、思维、探究、反思等环节。关键是让思维动起来并积极培养批判性思维。强调落实贯穿课堂教学的“四个强”要求:强责任、强主体、强思辨、强实践。向课堂要质量还要加强课堂管理,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气质是伸长脖子、伏案提笔、积极思考。

课后:跟踪与过手。课后老师实施相关援助课程工作,找准学生增长点,明确措施、具化问题、分解任务、持续跟进、落实过手,并指导家长适度参与。

4.向科学的学校诊断要质量

基于学校自身发展需求,为了在学校管理决策、教师自我发展、学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更好地倾听教职工和学生的声音,成都七中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合作进行了学校诊断工作。借助北京师范大学李凌艳教授专业团队的数据分析对学校在组织与领导、文化、课程、教学、教师、资源、同伴、安全等方面进行诊断评估,给出促进学校改进的建议。帮助成都七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有效学习,教职工幸福工作的地方。

这种自我检查,自我革新,我们要持续三年,通过不断地反省和改进实现自我革新。

第三项任务:深化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强思辨”

学校课程建设不是单纯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更应该包括教学改进的谋划。

在“双新”背景下,学校的教学改进已经不只局限一节课,而需聚焦于章节教学、单元教学且强化过程性评价,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概念为本”,“理解为先”,“意义建构”的大方向。“任务群教学设计”“大概念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素养导向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深度教学”“对话式教学”“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

虽然新的理念层出不穷,新的改革雨后春笋,但是课堂教学核心环节的改进依然应该是教学改进的关键着力点。

成都七中有“启迪有方”的教学美誉。新时期,成都七中的教学理念是“启迪有方,因材施教,因人导学”。新时期,成都七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反思型品质课堂。

主体性反思型品质课堂的主要特征:

理念:学生主体、师生同学、合作探究、注重反思、素养与能力并重。

要素:学、讲、思、究、练、评。

特点:在讲练的基础上,强调自学、动手、思维、探究、反思等环节。

关键:让思维动起来并积极培养批判性思维。

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和自主发展力。

实质:观念转型,即从知识中心、教师中心转向素养中心、学生中心

(二)课程学习“强主体”

案例一:成都七中的学生每学期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结合劳动教育和节约粮食教育,我们组织高新校区高一学生开展了以“饮食文化研究”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的课题有:

“七中食堂排队的数学建模研究(数学研究方向)”。

“一种新型餐盘的设计与制作(创造发明方向)”。

“泡菜行业废水盐浓度的新型非接触测量方法与装置(工程实现的方法)”。

“四川泡菜中亚硝酸盐检测(化学研究的方法)”。

虽然研究主题是饮食文化,但同学们选择和确定的研究课题会用到多学科知识,涉及广阔的领域,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综合地应用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如:林荫校区学生法律社团的建立;如突破STEAM项目学习课程开发的瓶颈的“开源硬件和项目实践”(林荫校区《果酒酿造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课程等等

为了突出师生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主体地位,我们大力推进项目式学习,混龄式的组合,推动团队合作,实现多文化的交融和多学科的交叉的学习方式,甚至让信息技术组老师和生物组老师同台授课。这样的探索,发挥了师生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性”,加强了学科组间的合作交流,创新课型,为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助力。

(三)教学改进“三步走”

第一步:变“以讲为主”的课堂为“讲、练、评”结合的课堂。

“讲、练、评”结合的课堂能实现三个问题的突破——听懂了吗?会做了吗?做对了吗?“讲、练、评”结合的课堂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p第二步:变“讲、练、评”结合的课堂为“讲、思、练、评”结合的课堂,强调一个“思”字,就是强调要压缩教师讲授时间,注意课堂留白,激发学生思考,培养高阶思维。

p第三步:变“讲、思、练、评”的课堂为“学、讲、思、练、评的课堂”,关键是增加了学生的自学,让会学的孩子进步更快,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更好。

第四项任务:推动“人人出彩”的生长评价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成都七中要积极响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相关精神,努力探索教育评价改革。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个号召具有丰富的教育评价意蕴。“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质;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我们要为时代培养负责任的成功者;多一个评价标准,多一个成功的学生。”基于以上的认识,成都七中要研究建立“人人出彩”的生长评价体系。

“人人出彩”的生长评价体系坚持“素养中心、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理念,其中以人为本包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需求为本”和“以人的差异为本”。努力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评价的取向方面,努力探索由“知识能力立意”的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转变,提升育人水平,促进育人方式改革,即探索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素养本位和人格本位转变。

对学校的评价主体由单一的上级主管部门,逐渐拓展到学生、教师、专家、社会(社区)、家长、高校和初中生源学校等;对教师的评价主体也由学校拓展到教师本人、备课组同事、班科教师团队、学生、家长等;对学生的评价亦然,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不给学生贴标签,不给学生划等级。通过增值评价让每一个孩子惊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将无限可能性逐渐显化为可见现实性,而不是单纯完成档案填写和升学录取的工具。

评价方式方面,探索“变分级为分类评价、全面与个性化评价、多元与差异化评价、第三方与专业化评价、新技术与现代化评价、机制与制度化评价、精确评价和模糊评价(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例如“五.四”表彰会、毕业成果展、研究性学习成果展、校本选修课成果展、“我型我秀”风采展、我为自己画张像、家庭成人礼、我给同学点个赞、《成长记录册》,学生自主申报个人奖项(30个“最**的人”),通过“七中七问”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等等。学校期待学生发展的样态就是评价的方向和内容,也即是学生的自我追求的方向和内容,好的教育评价要实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

“人人出彩”生长评价,促进学生生命的个性化发展,化解教育焦虑,人生出彩”表明了人的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注重多元评价、多维评价、增值评价和个性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得到自己的闪光点,让生命在正向激励和靶向引导下茁壮生长。

出彩是一个内外合力的过程,出彩需要教育给生命成长以“机会”。学校要以评价为指向,给孩子提供多元化展示舞台,让孩子自我表现、具身体验、内省反思和实践锻炼中得以成长。需要学校外在培育和学生自我发展互动激荡。要将“机会”转化为现实,学校教育就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基。

第五项任务:建设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教研体系和校本教研文化

“在研究中教学”是“双新”推进的必然要求,教育科研也就成为学校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教育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育研究的主体。校本教研“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特征决定了学校教育研究必须在教育现场来展开,必须进入到教育发生的现场,置身于教育之中才能有切身感受和鲜活灵感,要让校本教研在教育现场中焕发活力。

(一)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教研体系的认识与策略

1.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教研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理论是实践的抽象,对实践有着解释、指导和预测的功能。实践是理论的载体,对理论有着传承、印证和批判的功能。没有理论指引的实践就会盲目而低效,而没有实践承载的理论就会虚幻而孱弱。在中国,从来不缺乏好的教育研究,也不缺乏好的教育实践,但缺乏把这两者有机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与双向切换,一向是学校教育研究的核心追求和根本使命,而理论和实践的联接桥梁和转换中介就是教育现场。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研究,是以“问题”为切入,以“美好”为方向而展开的研究,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

2. 基于现场的校本教研促进个体与集体的智慧凝结

教育智慧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具有“具身化”的特点,必须是教师对经验和经历的充分体验和深刻感悟后积累而成,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教育智慧的凝结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智慧必须首先来自于教师对于教育本真意义的沉思和追求,而不是简单地与教师生涯的时间长短相匹配,没有“转识成智”的教研活动就是为了完成“点卯考勤”的任务驱动型教研,必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以聚焦课堂的“磨课”为例,很多学校的教研组在承担了学校的“公开课”任务后,就指定“把关教师”指导教师素质较好且积极向上的年轻教师去上,直到最后正式呈现时全组的老师才“一睹真容”。没有事前的充分沟通,没有参与到“磨课”过程中,只是在最后评课过程中礼节性地、蜻蜓点水般的评课,很难把献课老师的智慧转化为听课老师的智慧,也难以把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转化为献课老师的个人智慧。因此,“磨课”应该想法让尽量多的老师参与其中,全程参与其中。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教研要推进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补益,促进个体与集体的智慧凝结。

3. 基于现场的校本教研体系,能催生教师职业幸福的意义感

基于现场的校本教研体系和教研文化有助于催生教师职业幸福的意义感。教师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感,最根本呢的是他们没有看到日常教育活动的意义。人是意义的存在,追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的本质属性,意义感带来幸福感,意义感的缺失导致了专业发展动力不足。一线教师之所以把诸如备课、上课、出题、阅卷、批阅作业、找学生谈话、课堂提问、擦黑板、放幻灯、组织课外活动等等看作“琐事”,就是因为孤立的看待这些琐事,而没有看作是整个教育活动系统的要素,没能发现和体会其教育意义。教师对教育目的不明晰,不认同,不践履,就会在琐事中迷失教育方向,丢失教育价值,衰落教育情怀。

(二)建设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教研文化的主要策略

推进“人人优秀,团队卓越”的团队建设理念共识的形成,推进学校集体教研和深度教研。建设“基于现场的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就应该“以教师为本”为圭臬,让教师去表达、去对话、去内省。

1.表达:输出即输入

“输出”时,必然会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于是倒逼自己去“输入”,即倒逼自己不断积累经验和汲取营养。这里的“输出”,不仅仅是教育写作,还包括各种场合的发言、作报告、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等等。

成都七中要坚持“有会就有交流”原则,想法设法把“话筒”交给教师,充分发挥会议的学术性作用。不管是学校层面的大会,还是教研组会、班主任会、备课组长会等等,都尽量请老师就会议主题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而不是会议主持人“唱独角戏”,也不是简单的工作布置。这就要求管理者或组织者要深入教师群体中去,阅读教师,了解老师,发现老师的“亮点”和“闪光点”,帮助老师提炼个人思想。另外,对老师“发言”,事前的沟通和指导,以及事后的点评和引领,都非常重要。安排老师“发言”,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不是“贴标签”的任务,或者是“奖励”老师的手段。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千万不要拒绝“发言”的机会,每一次“发言”都是你的成长机会,不要嫌麻烦,怕困难。

2.对话:摩擦出火花

陶行知说:“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教育研究也是如此,要倡导通过同事们之间的专业对话来“摩擦”出教育火花,使得双方“都受了教育”。佐藤学尤其强调教师并非独自一人在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共同体中成长,这种共同体可以用“同僚性”来形容。当学校以“同僚性”为基础进行组织和运作时,就演变为“学习共同体”,最适合教师的学习和成长。

获取专业指导的途径不仅仅是专家报告,更有效的是来自与同行基于教师专业生活现场的教育对话,对话过程隐含着价值选择、思维启迪、观点碰撞,因此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被誉为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支点”。对话双方不断地产生教育理念和教育生活的互动共振及和谐共鸣,创生出有价值的观点,走向知行合一,实现智慧通达,形成优势互补的共赢互助模式。

成都七中以“聚焦课堂”来搭建专业对话的平台,组织赛课、研究课、转转课、献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除了本校老师来磨课、观课、议课,还聘请校外名师和教研员,以及学校退休名师来担任“课堂教学专家”来指导。

3.内省:反思促内生

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在于自主主动发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有“培训”走向“培养”,由“培养”走向“培育”,必须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上下功夫。教师展业发展的内生力,既包含了自我驱动的内动力,也包含自觉反思的内省力。基于教育现场的研究,具有情境性、即时性、实践性、理念性等特点,特别能引发和激活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师的教育反思形式很多,如比较反思、优化反思、扬长反思、创新反思、升华反思等。教育反思话题来源于问题和经验。对于教育有心人而言,问题不是灾难而是机会,甚至是资源,从问题入手寻找改进教育和提升自我的动力与方向。积累和总结经验不是科研,把经验理论化、普遍化和自觉化才是科研。

成都七中语文组教研组长黄明勇老师带领语文组不断总结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开发了原创格律诗比赛、原创散文诗比赛、课前5分钟演讲、课前时事播报等学科活动,组织朝花文学社、国学社等学生社团。这样,形成了了成都七中“三系”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即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系(墨池国学讲堂)、创新作文写作系(“真生活、新思维”写作高级研修班)、在地文化系(蜀文化)。

(三)建设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教研的三大保障:文化;平台;场所

“基于教育现场”本身就意味着学校是组织者,也是受益者,学校就需要从文化氛围、平台搭建和场所建设等方面去保障和支撑基于教育现场的校本教研。

1.文化:学术至上,团体为结

校本教研,既是一项教研活动,也是一项学术活动,都是以学校文化为背景和支撑来展开。“科研兴校”的主张得到广泛的认识,但科研如何才能兴校?前提就是营造有利于推进科研的文化氛围。学校是“知识分子打堆”的地方,“文人相轻”是痼疾和藩篱,对此必须形成“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谐竞争,共同引领;智慧碰撞、资料分享”的团队文化,把一切分歧和争议定位于学术见解不同的层面,不能随便上升到思想和道德层面,让学术交流时大家“敢说”“想说”“能说”。

成都七中素有“打团体仗”的传统,形成了“不但要自己优秀,还要推动团队优秀”的共识,非常注重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既包括属于正式组织的学校团队、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等,也包括新进教师学习小组、课程开发团队、课题研究团队、教师篮球社、瑜伽社、羽毛球社等非正式组织。另外,成都七中还要创造性的成立创新教育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学术性机构,凝聚教师的教育智慧。团队建设不要局限于本学科,成都七中英语组不但把外教、高校教授、省市教研员、学会专家纳入教研组研究团队,还主动聘请信息技术老师担任英语组的技术支撑专家,还延请新东方、奇速英语、批改网等社会机构人士,做到以校为本,一切有利于英语学科建设的人士都可以为我所用。

2.平台:内外结合,校本导向

一谈到校本教研,学校和教师就容易局限于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而忽略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泛教研”,如教学反思、教育沙龙、阅读分享等。前者可以看作是静脉和动脉的主血管,后者可以看作是分布在全身的毛细血管,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研究的血液系统。

“走出去,请进来”是常见的教师培养和校本研究形式,“基于教育现场”思想我们做得更有效?“走出去”,要思考“要解决什么问题?”“派谁出去更合适?”“对方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别人好的东西如何校本化应用?”“如何实现‘一人学习,全组受益’?”不能稀里糊涂地派人出去学习,回来后又束之高阁。“请进来”,要记住,不是谁都可以来讲学的。要请“懂你”的人,知晓该校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思想动态、学校期待倡导的理念、教师的行为实态等等,因此对专家的研究领域的考察,以及实现和专家的充分沟通就非常重要。

3.场所:处处可研,时时能谈

教研,是一种思维性活动,从思维上讲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思想遐想”,但从心理上讲“思想遐想”需要适时适地的条件。学校不但要营造追求卓越、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等学术氛围的“软环境”,还要打造温馨高雅、随性自由的教研场所和设施。在教育人眼里,无处不教育,生活所在就是教育所在,教育所在就是研究所在。

成都七中校园幽静精致,环境优美,老师们很乐于在校园内边散步边交流。学校不但有书籍丰富、温馨恬适的教师书吧,方便教师阅读和交流,还有七里香长廊、子云亭、教师休息室、图书角、休闲桌椅等等亲民性和参与性很强的场所。英语组策划了“英诗朗诵”主题教研活动,请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微教授指导,为了营造与之匹配的氛围,向学校提出到望江公园进行,得到学校的认可和支持。

总之,校本教研回归“基于教育现场”的“初心”,在文化熏陶、搭建平台、建设场所等手段的保障下,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表达、互动对话和自我内省等策略推动下,就会实现融合理论与实践、凝结教师的教育智慧、催生教师的意义感等教研价值,从而焕发出生命活力。

第四部分重点突破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机制的优化

国家《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普通高中提出了优化培养模式、提高质量、内涵特色发展的要求,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是成都七中追求的办学特色之一。

1.学校坚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以正确的办学思想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赋能。

学校确立了“三全”育人路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形成了“以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培养能动的道德主体”的德育指导思想,提出了“理想信念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铸魂”的育人理念。成都七中要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富强、为民族复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承担责任。

2.因材施教,因人导学,以先进的课程课堂理念引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成都七中的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是“启迪有方,因材施教,因人导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四强两核”,“四强”即强责任、强主体、强思辨、强实践,“两核”即核心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综合素质。坚持因材施教,因人导学,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你有多大能耐,七中给你多大舞台”。学校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致力实现“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塑造坚韧创新人格”的心育目标。

学校常年开设100余门选修课及社团活动课供学生选择,促进多元成才。我校音乐、美术、体育、技术、学科竞赛等课程实行选课走班教学,音乐美术有岩绘、电脑音乐制作等17教学个模块,体育有足球、轮滑等10个教学模块,通用技术有3D打印、物联网设计等8个教学模块,学科竞赛每个年级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5个模块。

学校要实行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组动态建制的创新实验班,组建英才实验班、理科实验班、人文实验班、远程教学示范班、云班、艺体特长生班等班型,为不同发展类型,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提供服务,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求。坚持选课和走班相结合,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课程、国际理解课程、拓展课程、强基课程、数学领军课程、物理卓越课程、美术等艺体特长生课程、人文讲堂、“未来梦”科技讲堂等综合素养提升课程等。积极推动高大衔接,整合各类资源,要形成学校+高校,学校+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培养模式,实现“人生导师”和“学术导师”等的学生成长多导师制。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育创新素养

1.智慧校园,顶层设计

学校从2016年12月起启动了智慧校园顶层设计,从学校层面整体设计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课程体系,系统探索并实施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选课走班、生涯规划、研究性学习、STEAM教育等。在课程设施过程中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探寻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创新品格、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三方面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有效实施方法。建成了STEAM工程创新实践中心,信息科学中心、生物创新实验室、化学高端实验室、物理数字化实验室、机器人梦工厂等,开设人工智能、物联设计、3D打印、结构设计等科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形成了科学的课程实施策略。成都七中被中国科协评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仅两所高中)。

在“双新”推进的过程中,要把这些场地用好,把相应的课程建设好。

2.借力信技,精准教学

使用信息化手段,辅助精准教学。推出未来课堂系统、生生课堂系统、闻道微课系统、数字化应用实验,为教与学过程中数据的记录、分析以及课堂内及时反馈、交互垫定了技术基础。使用多分系统、希沃系统和欧玛系统,在高效数据采集、智能数据分析、个性化学习指导、智能化助学助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入研究初中“大摇号”背景下的精准教学,借助“尚学系统”、开展初中数学、物理的分层走班,全面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实施精准教学。

3.未来已来,泛在已在

2019年,学校荣获了“全国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的荣誉称号。2021年《远程协同双师育人——现代远程教育促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发展的创新与实践探索》荣获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名。200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欠发达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提升的基础性工程,历经22年实践,开放名校优质资源,打破时空地域限制,探索出了成都七中与全国17个省(市、区)的482所普通高中尤其是薄弱高中“共享、共生、共优”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路径,具有开创性、战略性和前瞻性。我们以“远程协同、双师育人”为核心,创建了“四个同时、四位一体、四种交互、四为协同、四项服务、四个共同体”的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新形态;探索出了“同堂跟岗、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双向赴校”的帮扶薄弱学校教师成长新方法;建立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服务”的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的教育信息化促进高中教育优质均衡的运行新机制。

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直接受益学生835332人,培训教师69571人,帮助一大批薄弱高中(尤其是三区三州的薄弱高中)实现了建国以来的历史性突破,助推了普通高中优质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帮助远端学校的初期目标(契合远端学校的最近发展区)是用成都七中积淀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为远端学校服务,助力远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终极目标是在长期的协同教学过程中建设文化共同体培养大批当地教师,实现远端学校“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帮助远端学校走出困境,成为品牌,铸就优秀,从而达到教育精准帮扶的目的。打破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态,提升了偏远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促进了民族团结。同时,泛在七中,大爱无疆,疫情期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注册用户数近100万,课程浏览次数超过3000万。

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是教育信息化1.0的背景下,为了对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提供精准帮扶。老校最有可能被新校和其他强校超越的地方首先是教育信息化。响应教育信息化2.0的发展方向,实施教育信息化2.0的七中行动,成都七中的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迭代升级,从而促进教师转型、学校转型和课程观转型,推进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进一步发挥名校的高位引领作用,建设“泛在七中”是我们促进学校网校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战略,是信息化2.0的七中行动的一个重要抓手。

建设“泛在七中”要实现以下三个升级:一是教育信息化要实现由技术驱动到应用驱动,再到育人驱动的升级;二是教育信息化要从服务于老师的“教”向服务于学生的“学”升级;三是在线教育还要从大规模的、统一的资源供给,向个性化的私人定制升级。在疫情期间,众多的学校、大多数老师都参与了线上教学,但是这种统一的线上直播教学,很多时候跟教育信息化2.0的美好愿景还相距甚远,还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与选择。通过“云端学校—泛在七中”的建设,以“卫星+互联网”为技术载体,“泛在七中”服务师生的同时,促进七中自身的转型升级,为教育的均衡公平,为教育的未来发展承担名校责任。

(三)身为名校模范群伦

“审是迁善,模范群伦”,出自扬雄的著作《法言》,“审是迁善,模范群伦”是成都七中的校训。对“模范群伦”的第一个理解是:“七中的师生是老师和学生中最优秀的”。第二个理解是,“模范”的意思是“优秀和示范”,“模范群伦”就是不仅自己是最优秀的,还要做好示范和引领,推动大家都优秀起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此,七中师生不仅要追求自我的完善和优秀,更需要有推动团队优秀的意识和能力。

名校应该名在何处?名校不仅应该名在历史,不仅应该名在荣誉,不仅应该名在成绩,更应该名在胸怀、境界和责任担当。身为名校,不辞担当;既为名校,敢于担当。成都七中不仅自己要不断进取,追求卓越,还要有实力代言成都和四川的基础教育,代表中国基础教育与世界对话。

出成绩、出成果、出经验、出理论、出大师……实现学校从知名度到美誉度的提升跨越。成都七中独善自身是不够的,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的整体提升同样应该是成都七中的责任担当。独行速,远行众,德不孤,必有邻,和众多的兄弟学校一起携手,担起优质教育的大任,为基础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承担起七中人的应尽职责。与兄弟学校携起手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才是成都七中对“审是迁善,模范群伦”的最好践行。

第五部分工作保障

一、队伍建设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事业之要,重在得人。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根据发展需要和实际用人需求,学校积极引进各类教育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近年来,学校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研究生10余人,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30余人。人才的引进,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学校还要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

2.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才,也要把教职工培养成人才。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途径。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工作,要拟订和优化《成都七中(成都中学)师徒结对方案》《成都七中教师专业成长促进与支持办法》《成都七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养与提升办法》《成都七中领军教师、领航名师选拔及培养方案》

3.创新人才激励制度

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如何调动优秀群体中每个个体的积极性,用人所长避其所短,达到个体优秀,团队卓越的最佳效果。学校要积极激励和引导教职工各施所能、各显其才,搭建各类专业成长平台,加强团队建设,要拟定和优化《成都七中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成都七中(成都中学)教职工校级年度考评方案》《成都七中(成都中学)构建校级评优体系工作方案》等

4.重视人才价值引领

人才聚散,价值相系。高度重视干部梯队建设,以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备课组长、名师等骨干队伍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队伍的价值观建设:成就学校,成就自己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

学校要积极营造“能者尊、勤者荣、庸者窘、惰者羞”的群体氛围,要拟订和优化《成都七中(成都中学)博士工作站建设方案》《成都七中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聘任方案》《成都七中(成都中学)中层干部选拔及管理办法》《成都七中关于成立学科教研室的方案(试行)》

根据新课程实施需要,配齐配足教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推动青年教师成长“双导师”制。高度重视名优教师和各类管理人才的梯队建设。实施高效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关键能力。不经要让教师有教书的关键能力,还要有育人的关键能力,特别要加强思想引领,引领教师践行“模范群伦”的校训,引领教职工有高远的职业追求和职业境界。

二、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投入“双新”实施600万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专项研究、过程指导、培训研修、教研工作、教学资源建设等。

三、条件保障

林荫校区三年主要建设项目目录如下:

1.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学生公寓修缮项目160万元;

2.成都七中(林荫校区)运动场维修项目144万元;

3.成都七中(林荫校区)电梯购置项目60万元;

4.成都七中(林荫校区)食堂修缮项目(二期)94.6万元;

5.成都七中(林荫校区)逸夫楼和格致楼防水维修项目81万元;

6.成都七中(林荫校区)消防设备采购项目45万元;

7.成都七中光环境工程室内光环境照明质量改造项目(林荫89间)562.11万元(林荫约133万);

8.成都七中(林荫校区)新高考教室及功能室必备配套设备和系统建设598万元;

9.成都七中(两校区)教学终端及办公配套设备采购312万元;

10.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学科融合中心建设(一期)设计等服务项目300万元;

11.成都七中(林荫校区)理化生实验室排危升级改造282.5万元;

12.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录播教室建设125万元;

13.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制冷暖空调设备采购项目55.53万元。

14.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学科融合中心建设项目5000万元;

15.成都七中(林荫校区)生命科学馆建设项目555万元;

16.成都七中(林荫校区)校园绿化改造项目400万元;

高新校区三年建设项目目录如下:

1.高新校区食堂改造项目1206.2万元;

2.高新校区学生公寓修缮项目1316万元;

3.高新校区室内灯光改造项目556.35万元;

4.高新校区室外灯光改造项目55万元;

5.2023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及配套提升专项1866.96万元;

6.市属单位提升工程——高新校区智慧校园互动课堂系统配套服务项目20万元;

7.2023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及配套提升项目864.68万元

8.教学楼教室整体提升200万元

9.博雅楼美育中心建设180万元

10.高新校区常规实验室提升项目300万元

11.工程创新中心改造项目(通用技术教室)150万元

12.高新校区绿化提升项目50万元

13.高新校区文化地标建设300万元

14.弱电井整体提升60万元

15.电梯更换50万元

16.玻璃幕墙改造项目200万元

17.交流中心单冷空调改造项目60万元

18.校园柏油路面改造项目100万元

19.消防线路改造项目200万元

20.功能教室整体提升200万元

21.校园钢架结构及铁栏杆维护项目100万元

22.锅炉改造160万元

23.图书馆影像厅改造100万元

24.全校路灯改造100万元

25.双电源改造 400万元

26.图书馆顶棚改造 100万元

第六部分推进计划

2022.9—2023.8 学校诊断和顶层设计年

设计高质量的课程体系;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理念形成共识;设计高质量的评价体系;设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设计高质量的德育课程体系……每一个学科组、每一个年级、处室明确三年目标,列出任务清单。

2023.9—2024.8 校本教研和课程建设年

2024.9—2025.8教学改革和评价改革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