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坛:高品质课堂建设
月29日,第十五届四川省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会议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区顺利召开,继上午的开幕式和专家示范课之后,下午,校长论坛继续开展研讨活动。校长论坛由《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张泽科副主编主持,来自省内外200余位名优学校校长参加。
六位名优学校校长就高品质课堂的建设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两位专家做了高屋建瓴的点评,给大家奉上了一场思想的盛宴。
易国栋(成都七中校长)
高品质课堂应有高质量、高效率、高体验的特征,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七中提倡主体性反思型品质课堂,主张学、讲、思、究、练、评多种要素相结合,促进“学生中心”“以学为主”“个性成长”的实现。教师应在教学中转变观念,灵活处理各要素关系,从学生生命的“生长”角度优化课堂,并要警惕技术的僭越。
邹显斌(遂宁二中 校长)
反思课堂,首先应正本清源:高效的课堂不等于高品质的课堂,高品质课堂注重知识建构,但并不把知识学习作为课堂追求的第一目标,而是把立德树人、学科育人、培养学科素养作为根本任务。追求高品质的课堂,应在教学中顺应学生的天性,使之成为生命完整成长的精神生长场、知识涵养场、智力开发场、能力发展场、道德建构场。
何伦忠(七中育才 校长)
高品质课堂建设,需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度教学是一种重要的途径。深度教学是一种深入学科本质、触及学生心灵、持续建构生成的教学方式,它以问题解决、高阶思维和实践创生为主要特征。深度教学要在深度解读与前置学习的前提下展开,有问题解决教学、核心统整教学、高阶思维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四种策略。
徐勇(绵阳外国语学校、绵阳一中 校长)
初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健全的人,尤其要坚守“人的健康”“人的格调”“人的发展”。高品质课堂应以培养思维为中心实现学生的成长。高品质的课堂需要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进行深刻的学术引领、设计有效的学生活动、提出精准的课堂问题、适时生成课堂智慧,促进学生的思考。
刘凯(双流棠湖中学 校长)
棠中的课堂教学变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改变课堂结构和流程,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基于人的成长”重新界定教育的意义。“三段智慧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将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有效整合,促使学生建成“学习共同体”,进行结构化学习,提升了课堂的品质。
刘强(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校长)
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品质课堂的发展。七中万达给教师赋能,给课堂定标,促进教师规范发展教学能力;推进原始问题和深度对话研究,促进教师快速提升教学水平;组织以课模和学科为基本框架的教学研究,促进教师高位完善教学认知,最终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课堂品质提升。
点评专家:
周小山(原成都教育学院院长)
各位校长从不同的视角做了高水平的交流。进一步的研讨可以在更完善的框架之下进行,使认知和成果逐步体系化。首先,高品质课堂是针对课堂“质量误区”的拨乱反正,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协调的、全面的发展的课堂;其次,高品质课堂指向核心素养落地,其建设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学校的文化、管理、教师专业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再次,高品质课堂的建设需注重四个取向,即教学目标的统整取向,教学内容的典型取向,教学形式的实践取向,教学评价的个性取向;最后,逆向教学设计、深度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等是当下研究和实践中可以推进核心素养落地、实现高品质课堂的课题,学校可以多关注研究。
孙志明(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
各位校长的交流精彩纷呈,亮点频出,有课堂权益的视角、顺应天性的理念、深度教学的方法,还涉及课堂品质评价、合作能力培养、教学实践研究等重要问题,给我们理解高品质课堂提供了很多启发。再结合上午的示范课,及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建设高品质课堂,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重点关注:从理念上来说,要以规律为底线,以课程标准精准落实为重点,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教师职业成就感为导向;从实践上来说,要以教师专业素养与课堂驾驭能力为抓手,注重提升教学的高度、深度和梯度,落实教学活动的真实性和适切度;从方法上来说,需重视“三线四环节”,即以目标问题为引线、合作探究为主线、评价反馈为轴线和学习诊断、合作探究、当堂训练和建构生成四个环节。
此次校长论坛聚集了省内外多名专家、校长,大家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高品质课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明确高品质课堂建设重在深化对课堂品质的理解,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足学科素养,深化课堂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与会学校表示,将持续以“高品质课堂建设”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品质,不断助力高品质课堂建设水平提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